每日只開業 3.5 小時,限座 15 人的斯德哥爾摩拉麵店 Totemo Ramen
by我胃子裡的亞洲魂在叫嚷好久。離開漢堡前一個月我特別的去吃了無數次越南菜,生怕在斯德哥爾摩會找不到熟悉的味道(雖然我已經養成了不吃飯也沒所謂的肚子)。心裡極度想要去吃中菜館,禁止堂食只能有賣帶的情況下我按捺不住想要買一堆中菜帶去海邊坐著吃,可是我們卻失望地摸門釘。
我胃子裡的亞洲魂在叫嚷好久。離開漢堡前一個月我特別的去吃了無數次越南菜,生怕在斯德哥爾摩會找不到熟悉的味道(雖然我已經養成了不吃飯也沒所謂的肚子)。心裡極度想要去吃中菜館,禁止堂食只能有賣帶的情況下我按捺不住想要買一堆中菜帶去海邊坐著吃,可是我們卻失望地摸門釘。
來到比利時考慮晚餐應該吃什麼的時候一定會納入清單的選項還有:拉麵。我們屢敗屢戰屢戰又屢敗的以後仍然一而再再而三在歐陸大地尋找日本拉麵。終於可以說一句:「皇天不負有心人」,因為我們在布魯塞爾找到了。
四周在冰冷的秋季裡面似乎忽然的熱鬧過來。
一吃愛上!佔據我心目中香港拉麵 No.1 的位置,拉麵沾麵同樣出色。粗身麵條配濃郁湯頭;大力推薦。
喜中一所我所喜歡的京都拉麵店,最重要的是清爽的湯頭叫人吃得小清新。
最近很勤力地吃了很多拉麵,特別覺得「拉麵」這一行業在香港已經出現充分飽和的情況。但這一所的厚切叉燒,實在提起我的新鮮感。
「一蘭拉麵」這四個字在香港響噹噹,大家去日本的時候要去吃一碗;到它著陸香港大家更是把它推上新高度。
沿路走來入黑後的空氣特別靈靜,沒想到大學區竟然似乎沒有夜生活;如果吃飯吃得太早,感覺還會有點隻影落單。在車站到酒店中的大直路選擇了這所比較亮眼的拉麵店,單純的希望憑運氣吃到好吃的地道菜。
吃東西很多時候不只是味道,環境和人為因素都是讓味道提昇和下降的誘因。很喜歡的人一起吃飯時覺得味美十足,餐廳服務太差會叫你提不起勁。
總覺得香港幾件前後總是有天淵之別,起樓拆樓太多太快,叫人認不清楚方向。捐隆捐罅過後我都像失憶一樣,要我認路認真相當牽強。
那個差不多要讓我發悶的中午,我悶悶不樂的對著那個似乎不想停雨的大灰天發呆。Yellowbean 忽然說不如去吃日本菜,我快要被灰灰的天悶死了,要吼了說:「那裡來的日本菜!」
曾幾何時,我的確好討厭拉麵。忘記了人生第一次吃拉麵是被誰拉到那個地方,只記得那些過份發泡的麵好難吃,是吃不下去的一種。身邊的人還沒事的一樣吃啊吃。結果,我對拉麵留下了一個超級差的印象。自此也沒有再步入任何拉麵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