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瑞典設計師品牌推薦,SSENSE 買到的好物!

在斯德哥爾摩住下來這一年,我發現瑞典人不假外求的心態非常鮮明。無論在食材或是器物之上,大部分人都特別喜歡支持本土勢力;各個瑞典土炮品牌的掘起,除了外地對「北歐風」的崇拜,更是本地人由心底熱衷的賣力支持,歷年來熱度不減。相輔相成的是瑞典品牌貫徹了瑞典人喜愛簡約流麗條流的忠旨,又帶剛強型格自由奔放的性格特質,合乎瑞典人選物的條件。

瑞典近日再推戰爭遇難手冊:認好防空洞位置、儲糧、手提電筒、小蠟燭

電視上面播放的是烏克蘭難民入境瑞典後的畫面。他們全部拿著輕便的手提行李,穿著厚實的外套,大手拉小手的一步一步走過來,畫面是他們換乘專門接送的大巴士,或走下大巴士。現在的我差不多每晚都會打開電視,或長或短,至小數幾分鐘也好。

省掉奶瓶的 Nespresso Atelier 是目前最方便的家用咖啡機,現在我都在瑞典喝植物奶?

去年落戶斯德哥爾摩後的我一直買來不同品牌的牛奶回家喝到飽,就是沒有一款接近德國的普遍水準;我差點失望到要哭。不過 when life gives you lemons, make lemonade?喔,人已經在瑞典了,不如讓我來喝植物奶?

被喻為世上最佳手套品牌:瑞典 Hestra 家傳三代

以往過冬天的經歷對我來說就只有戴手套和沒戴手套的分別,手戴手套放進大衣口袋已經能足夠保溫。直到來到斯德哥爾摩,我才知道還有手套夠不夠份量、夠不夠暖這回事。橫觀街上路人的配備,入冬以後(約莫第一次跌穿負數度數之後)各種強大又厚賽的手套傾巢而出,手上那雙非功能性只求美觀的皮革手套縱然有配合羊毛 lining 卻也無補於事。

愛馬仕 Hermès|全新推出的 Perpective Cavaliere 馬鞍包!全球首篇實物照開箱文!

早些日子我跟店長提到幾個想要的包包和顏色,幾天後把我叫到店裡,找人給非常雀躍的我拿來一只 mini evelyne,是我想要的顏色,我特別的心滿意足。後來他們給我試了一枚的小巧的 mini lindy,雖然合乎我對小包包的期待,但那兩只耳朵圈圈有點太可愛,上身後那無法調較的肩帶對我來說也有點太長,實在無法負荷。心裡在小包包的選擇上,位置其實預留了給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 Perspective Cavaliere(直到目前為止都無辦法在網上找到實物圖片和開箱文,所以我就來開箱了)。

Fika 是生存的燃料!在瑞典認識超過 16 年的本土咖啡店 Johan & Nyström

人在斯德哥爾摩因為疫情而無法上瑞典語文課的情況下,學到瑞典語就只有「Tack så mycket (Thank you very much)」、「Hej (Hello)」、「Hejdå (Goodbye)」、「Lagom (Just right)」和「Fika」而已。或者是心底裡一直想要把才學到不久的德語牢牢記住不放手,我倒是給自己漫長的期限,先等疫情許可上到實體課才算吧(至少在英語在這裡活著並不構成問題),可以的話,就讓我先偷懶半年吧。

在斯德哥爾摩吃到日本人小店形式經營的烏龍麵、大阪燒食店!

斯德哥爾摩的拉麵店比漢堡來得要多,而且更容易踫到好吃的。沒想到就連那種由日本人以小店式經驗的日式餐館也有,吃起來真是有種暖在心頭的感覺。小店以大阪燒為核心,配飯食和烏冬,店內的坐位不多,而且整體客局也比較細。在疫情之下,我們起初還是有點焦慮。結果『想吃的』慾望比較『怕死的』膽氈來得強烈,我們還是在小店開門前的五分鐘就到場,希望在人群未出現前吃完就離開。

在斯德哥爾摩市中心食品市場地庫尋找號稱魚吃城市的 No.1 魚湯

搬到另一個魚吃城市,似乎是我的慣習模式。認識斯德哥爾摩的地形和路面的同時,發現整個城市都洋溢著一種喜歡吃日本菜式的味道。比較德國、英國和荷蘭滿滿的土耳其菜,大街小巷的 kebab 和 pizza;瑞士卻用上有點街坊的日本菜來取代這種街頭食店(比薩是通俗地在各地無可取代的)。

我的首個瑞典食物日!一年一度『肥星期二 Fat Tuesday』讓國民狂吃 Semla

人在瑞典,無辦法脫離的魔掌:Semla。差不多每星期至少吃一個是基本,吃兩個是常態,看到它完美的體態,挺拔細滑的忌廉,根本無拒絕的可能。我一早就對 Semal 心生情愫,早就在日曆上標記好 2 月 16 是專吃 Semla 的大好日子,人氣超強的肥星期二 Fat Tuesday(瑞典語:Fettisdagen)。

瑞典貨架主力上架北歐貨,入手一枚意大利 Bialetti Venus 迎來重要的 Fika 時光

「在斯德哥爾摩的選擇」是我落地遇到的其中一個大課題。在德國習慣面對琳瑯滿目的品牌整齊列陣,目的好像是只是為讓人誘發出選擇恐懼症;而瑞典,則是被塑成一個個以北歐品牌為主的貨架,本地貨品還加上國旗在小牌示意。瑞典貨架主力上架北歐貨是基本,你要買嗎?就先考慮購買本地貨吧。

冰天雪地裡的神祕熱狗店:被寫到斯德哥爾摩各個故事裡面的 Gunter’s

斯德哥爾摩近兩星期都在負六、七度的溫度上落,雪積漸厚,就算鏟雪車頻頻出動都無法解除融掉了又結成冰的一大塊。平均在外走路十五分鐘就會踫到一個滑腳的路人,雖然未至於滾地葫蘆,但也足夠驚心奪目。每次人家的滑腳經歷都在提醒其他人的路面安全,據說滑到以後最好自己站起來,因為人家伸手扶你你只會把對方都一拼連累,雙雙倒地。

定價街頭,食物賣相家庭風,風格像大學飯堂的瑞典餃子店

臨別漢堡耿耿於懷沒吃到的中菜惦念心頭,我們在斯德哥爾摩的地圖上翻箱倒箧的檢查各個中菜場所,撇開了混種亞洲菜(即是賣壽司的同時又在賣泡菜)的選項,遍尋純度特別高的小型餐館。結果,我們在找到一所定價街頭,食物賣相家庭風,裝修簡約,風格像飯堂但在 google 客觀評分超過 4.5/5.0 的餃子店。

瑞典給我的第一課:給點勇氣,先來克服藏在黑暗隧道的寒冬

出發前大家興致勃勃,說那個二時半就要來的黃昏真的不是說笑。結果飯後散步去喝咖啡,發現已經天已漸沉,三時就發黑了。地球靠北的地方日照時間的短,只是我沒想到那比想像中更短;但我知道要是我介懷和生氣為什麼這麼快天黑,我只會白白斷送僅存的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