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瑞典半周年、從麵包看斯德哥爾摩物價指數

我在斯德哥爾摩半周年

在瑞典待了半年,雖然已經慢慢習慣地下鐵路的路線和方向,也清楚天光和入黑的時數;但整個斯德哥爾摩對我來說還是非常新鮮,每一角落、每一塊畫面對我來說都是新氣象。

半年過去,這個時間也剛好讓我漸漸嗅到夏天花開的味道,也在市中心踫上了長在北歐的櫻花;伴隨而來的是可能被誘發出的花粉症(目前並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已經生成了花粉症病患者,但偶爾兩次出門回家過後就一直壞鼻子)。觀察得到的是瑞典的藥房早就把相關的對應用藥放在非常當眼的地方,按此推算會被花粉症影響的人為數不少;我希望自己並不用進化成需要吃藥的程度就好。

超越二十度的春末已經到來,陽光正好的時候大家還會穿起泳衣在後園曬太陽。瑞典人往往都會像被召喚似的一樣站著、坐著在大街發呆為著享受失去半年的太陽洗禮。在把我騙倒、讓我以為夏天真的要來了並把冬季外套收好儲物室以後;我才發現在五月下旬踫上雨天(或是深宵的夜晚),溫度還是大剌剌的回到個位數字。

從麵包看斯德哥爾摩物價指數

朋友跟我聊到斯德哥爾摩物價指數,由於這邊的稅制較高,定價在德國和瑞典之間當然有點可以想像的分歧。在漢堡,麵包(不包括糕點)的價格平均都在 1.5€ 到 3€ 之間;斯德哥爾摩的定價略為偏高一點,落在 30SEK 到 50SEK(大概就是 3€ 到 5€)左右;簡單以牛角包來說,就是高出一倍的定價,初來埗到的時候實在有被嚇倒。

其中讓我最神暈顛倒的 Semla 似乎是個冬日限定的特產,自從天氣回暖以後就不會再地區性的 indie 麵包店買得到,雖然我差一點就把 Semla 吃膩,但隨同冰冷的天氣而消失的季節性食物沒了,總是有點讓人感到失望。大部分麵包店的製包工埸都比店面來得要大,顧客部分的前廳和店家的廚房重地至少有1:1的比例,甚至還會有廚房比外邊更大的情況。工場重地大多為半開放式,可以讓顧客看到裡面的整作過程,透明度極高。對於 fika 成癮、本身就愛喝黑咖啡的瑞典來說,third wave 咖啡店(最年長的大概就是 Johan & Nyström)並不算非常盛行;數目對比漢堡來說的確是少很多;下午茶的場所往往保留並維持在麵包店裡面,只要看到『Bageri』這個字,生活就好了。

By Sophia CH.

修讀藝術史、文學研究。喜歡 A 小調卻是個 C 大調女生。 沒事無聊看江戶川亂步,喜歡 Marguerite Duras 和 Charles Baudelaire;太陽下山了,就自顧自地躲在春風沉醉的晚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