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 牛津監獄酒店 Malmaison Oxford

在 Oxford 有幾所不錯的酒店座落在非常核心的地區,Malmaison Oxford 就是其中一個。座落市中心大街的末端,鄰居幾所小餐館、咖啡店及酒吧。只消小幾分鐘就走到正中牛津核心,地理位置大勝。 Malmaison Oxford 就在 Oxford Castle 裡面。城堡裡頭是一個維多利亞式監獄改建的酒店,據說這個維多利亞式監獄由 1071 年開始一直啟用九百多年直至 1996。改建成酒店以後在 2006 年正式開放,所有房間保留舊有的短門設計,樓底不低,門口卻比所有在英國看到的大門較矮。昏暗的格調,格局完全就是心目中經典古老監獄一樣:監倉改成睡房(我們猜測,大概由最少三個監倉改成一個酒店房間);行刑室改為辦公房。 酒店盡量呈現出舊布監獄風貌,左右兩排房間依監倉排列一樣沒變,配上中間的懸空明梯;顏色以黑、白、紫為主,摩登時尚。房門門鎖仍然保留舊有模樣,木門中間有個小窗,是從前看犯用的小洞。房間同樣是白和暗紅/紫色為主,保留昏暗的設計,窗口明亮地透進自然光非常舒服,房間內還保留舊有鐵欄在天花。只要到過一次,這裡又時尚又摩登的氣氛必定會讓你特別喜歡的。 Malmaison Oxford ADD: Oxford Castle, 3 New Road, Oxford http://www.malmaison.com/ 延伸閱讀: 遊記目錄總覽 遊記目錄:英國(牛津篇)Oxford, United Kingdom 2012-2013 遊記目錄:英國(倫敦篇)London, United Kingdom 2012-2013

[美術] 小畫家成就小畫家:The Pixel Printer – Hal Lasko

從來都很清楚自己的缺點,「堅持」向來都是我最弱不可耐的一環。從小喜歡呆,喜歡放蕩,喜歡多姿多采卻不能安定;年歲漸長,慢慢就跟「堅持」拉出距離。上大學時上拳擊課還可以,聽著 Hotel California 還算可以堅持跑完我本來不能跑完的路(簡直自我世紀奇蹟);回去後還跟男朋友在練習。現在,我就連上健身室,也沒有決心。 Hal Lasko,一位 98 歲經歷過二次世界大戰的老人家。看過了他的作品以後,腦袋良久繞繫著他的堅持。失去了部分眼力和聽覺並沒有撲滅他那創作和堅持的心,在那個你可能覺得已經沒有什麼作為的年紀,仍然努力做自己喜歡的事。每一件作品都是年事已追的他在電腦面前親自一筆一筆的用那個你可能從來沒有重視過的「小畫家」點出來。毫不起眼的 software 成就了他的美學基本,遂塊遂塊 pixel 由小點起;他的耐力和堅持比起我們這一輩來得強大和堅韌。 一點一滴聚沙成塔讓我看到他的堅持,孫兒為他製作了 hallasko.com,將爺爺的美術成就與大家共享;銷售畫作的部分經費也捐作慈善用途回饋社會。小畫家的班成就出「小畫家」啊!有人為他執導了一個小小的紀錄短片,敘述他的藝術生涯以及啟發。看來,我也要學習一下這份堅忍;回家後要回憶一下 Nike Training Club 的艱辛或者開著 youtube 跳一下鄭多燕。

|電影|Over interpret 的多,客觀的少;這就是人生和小說的關係《The Words》 (2012)

“It’s about joy and pains to give birth to those words.” “The Words” 在我眼裡包含了四個故事。

旅居集:我的荷蘭 – 嗑大麻或嗑大麻以外的事 #006 寂寞的紅燈區和 cliché Coffee Shop

這邊的空氣我斷斷逐逐的呼吸了兩年,可是應該怎樣寫阿姆斯特丹呢,還是一直存在無限疑惑。 初來埗到的時候,阿姆斯特丹對我來說是個燈紅酒綠的城市,到處都是群起的青年,雜亂又嘈吵。位於正中心的道路是條擠擁得讓你透不過氣來的大街,是無限個意料之外。 我當時的確是如此這般解讀這個城市,也覺得這種繁囂完全不適合我。那次到達阿姆斯特丹後,還刻意把行程縮短,退減了酒店預定的房間,拒絕停留在這個龍蛇混雜的奇怪地方(龍蛇混雜?我當時的確太純情了,天真的覺得那裡倒得天昏地暗)。故事當然風迴路轉。然後?然後我一次又一次回到這裡,還不知不知毫無預示地分毫不差的愛上這個城市。或者是奇異,又或是戲劇性;只是,比較起第一次踏足這遍土地的感覺,最後我的確愛上這裡發生著的所有事。這個自由又豁達的國度將我徹底的征服。 與其說這個城市狂亂或雜亂無章,倒不如說這裡有種引起人們內心激情的原始味道,濃郁卻溫暖。這裡的建築首先勾起我的驚嘆,心底裡曾經不停反覆地疑問世界上所有的宏偉建築是不是都由外星人建造;我仍舊無辦法明白為什麼同為人類的他人竟然可以用自己的一雙手完成這樣的巧奪天工的精緻的藝術品。 這個城市好像有萬有引力。 城市的秘密一早坦蕩蕩的展示於在孤寂的建築物上,大千世界就由無數的孤獨組成;值得我們親身發掘,親身去感受一片能夠與你交換溫柔的大地。當火車駛進阿姆斯特丹車站,便注定進入這片喧鬧繁囂的世界。整個荷蘭最繁榮的地方,第一大的城市;甫一步出這個由八千六百八十七根木樁支撐的舊文藝復興車站,眼前盡覽只能屬於荷蘭的運河。運河上長年累月地停泊提供觀光服務的小船;欄杆旁邊滿是荷蘭人引以為傲享負盛名的自行車(荷蘭出產的單車在歐洲城市來說擁有相當的名氣啊)。 提供導覽的小船為全玻璃屏幕設計,讓人三百六十度全天候觀摩阿姆斯特丹的景象,以水平角度剖析這個繁華都市。夏天時涼風送爽;冬季天氣寒冷,船內暖氣與外邊引起反差,可能會形成一道阻隔風景的討厭白霧。 繞過運河開端,繞過開放式的便利流動男廁(運河旁邊擺放幾個歐洲城市常見的流動簡便男廁,現在都為新式膠製品,可是車站旁邊還擺放著少量由綠色鐵片造成的舊版本)便正式進入這個以堤壩(Amsterdam 的 dam 就是堤壩的意思)命名的城市。 靠左的大街 Damrak 是通向 University of Amsterdam(阿姆斯特丹大學)的主要道路。中間的窄街是De Wallen ,這裡最有名的紅燈區。享樂主義的濃厚氣氛由裸女塗鴉牆開始一直蔓延,De Wallen 裡面盡是提供 peep show 的娛樂場所和性商店;一個個透明的玻璃格裡面(非營業時間下了紅色帆布或是閉上紅色大門)售賣的正是人類最原始的慾望。 亮著的粉紅光管正照耀這條擠擁小徑,人群摩肩擦踵,各方佳麗對外騷手弄姿。在荷蘭,性工作是合法化的(早年前,凡是申請入藉荷蘭的問卷考試題都播放裸露女性畫面,以確保申請人對當地文化具一定接受能力),荷蘭人以開放姿態面對性工作,以開明的勇敢支撐著一直被扭曲或是抑制著的性文化。日光之下紅燈區沒有秘密,也沒有叫人驚艷的地方;尚未進入營業狀態,地上留下燒完的香煙;不禁有一點熱鬧過後的寂寞感。這裡有點停不了的喧鬧,永遠稱不上自由恬靜;可是卻完全沒有半點邪惡的感覺。 紅燈區鄰接的是唐人街,周遭盡是吃食的或是腳底按摩的中式小店。而我習慣性走最右邊的大路 Nieuwezijds Voorburgwal,由此直接進入阿姆斯特丹的心藏地帶。沿著電車路走,旁邊陳列著酒店、旅館、手信專賣店和有點 cliché 的 coffee shop;清一色以旅客為主要市場。 這裡的 coffee shop 很 cliché?Coffee shop 的意思並不指普通咖啡店。在這裡,coffee shop 是指有售賣大麻及可供進食大麻的地方。早在一九七零年代,荷蘭已放寬藥物管制條例,實用主義為主的荷蘭政府意識到苛嚴的法令或者會把大麻吸食者驅至社會邊緣;為了不助長青年人接觸更高等級的毒品,政府將大麻合法化,以便管制(由於荷蘭政府不喜歡標籤大麻為主的旅行文化,考慮立法管制大麻,有意禁止非荷蘭居民購買大麻)。 大麻味道很容易分辦;只要你嗅過,便能認出。大麻燃燒的時候有一種怪異的草青味,帶輕微刺激,跟普通煙草有顯著區別。說這裡的 coffee shop 有點 cliché,都是因為他們目標為本地以旅客為主;而非當地人的 coffee shop 熱點。 延伸閱讀: 旅居集:我的荷蘭 – 嗑大麻或嗑大麻以外的事 ﹣ 目錄…

[郊遊] 上一場五百年的英國藝術史:Tate Britain

呼,很久沒到博物館了!今次的目的地是從來都沒有到過的 Tate Britain。 British Museum 和 Tate Modern 都是讓你逛一整天都逛不完的博物館,是個讓人喘不過氣來的種類;相不起荷蘭有些兜一圈就完了的超不實在博物館完全不一樣。這次選擇了一個面積沒那麼大的 Tate Britain;雖說沒有那種讓你走一天然後崩潰的氣勢,卻不是個能夠快步完成的級別。 座落 River Thames 邊旁的 Tate Britain 距離地鐵站比較遠(或者是因為我在 Westminster 站下車的原故?),路過一大堆商業大樓之後就會看得見;旁邊有個漂亮公園,也正在建超豪華全宅。適逢 Tate Britain 正在翻身,外牆都用木板圍好;但一樣照常開放。 由於前往途中肚子餓想吃茶點,就在附近的小 cafe 停下來。不過我提意要到那裡的朋友不用擔心吃食的問題,Tate Britain的 museum cafe 呈半露天模式超級優閒,是吃茶點的好地方啊。 說回 Tate Britain 博物館本身: 除了特別展覽以外,主題都以英國本土的藝術家為主,以年代劃分,按著指示走就可以走進通往這五百年來英國藝術家的不同道路。花費 £1 就有一本印刷精簡的小冊子,裡頭有標示重點作品;能讓大家目標為本的了解英國這五百年來的文化精華。基本上如果認真駐足觀看的話,可以花費一整天。我們逛了大半個下午,也只是挑喜歡的作品看;館方對畫作(或立體展品)的排列別具用心,遁序漸進。 英國的舊派畫作我都算得上是匆匆走過,除了幾張十七、十八世界的 portrait 讓我心動。或者我都算是個迎派的人(或者對於英國畫作的藝術作品來說),都是比較沉醉在二十世紀初開的作品。忽然就好想好像 Woody Allen 的《Midnight in Paris》一樣,讓我跑一趟那個時代就好了。 Left: On the Balcony, 1955 – 1957 by Peter Blake(發現了  Peter…

[購物] August 2013, My New Skincare & Make Up Items

爽膚水換成了 LANCOME Tonique Douceur Softening Hydrating Toner,它是 alcohol-free 的啦。 Body Lotion 換上了 & Other Stories 的,Punk Bouquet 是我好喜歡的味道! M.A.C 的 Fast Response Eye Cream 仍然是在睡得太多,,雙眼變得浮腫的皇牌。 換上了 Revlon 送來的最新 Nearly Naked Make Up Foundation,SPF 20 防曬(但要是不趕忙的話我還是會用防曬霜打底的啊)。 NARS Velvet Gloss Lip Pencil,我才剛開始用 lip pencil。這季度鮮明立體的唇色泛濫,就試試用一下 lip pencil 吧。 從橙免換成粉紅色,我最喜歡 NARS 的胭脂了,顏色是 Outlaw;絕對是讓人一用就喜歡的粉紅色。

據說是 ZAGAT 倫敦評選選 No.1 的食肆:Burger & Lobster

由於那次 TS 來倫敦,我們沒吃成她一直嚷著被強力推薦的 Burger & Lobster;據說是 ZAGAT 倫敦評選選為 No.1 的食肆,也是她表姐熱推之選。由於我對龍蝦特別有好感,所以心裡還是很期待下次路經就必然要試一次。

“Les Fleurs du mal” - 007 狀態 12

第一次紀錄:我沒有想過後來,也不知道後來或者會發生什麼事。從來都沒有懷疑社會上所定下的所有價值,好或不好當局者迷;我總是覺得別人能給我更好的答案。直到最終我開始懷疑自己下決定的能力、直到最終我發現我下的決定卻只不過是服從所有大眾意識。我到底多久沒有真正感到自己想要什麼,想 archive 什麼。 第二次紀錄:喜歡和不喜歡,難道你自己不清楚。別人給你意見只是別人客觀分析,他們喜歡什麼 so what;你喜歡誰,重點是你自己實實際際喜歡誰。你喜歡誰不關係於誰喜歡你,也不關係於誰幫助你了解誰比較優越。或者全世界裡所有人(也包括我自己)都覺得即沖咖啡是劣品,但如果你喜歡就拿著熱水開來喝就可以。就像我喜歡吃沒營養的即食麵,喜歡就好。別人的喜好和價值都基本別人的自身經驗本身,都與你無尤。 第三次紀錄:我或者只是喜歡被喜歡的感覺吧。逛街聽音樂會看電影曬太陽呼吸清新的空氣,都是快樂事。可是,這些事我跟誰一起作都同樣高興。 第四次紀錄:這種「跟你一起的生活」是隨意可以被取代的事。生活裡有些東西擱在一邊待久了便會被遺忘,就像那些長年累月掛在牆上的畫;它們已經結成為牆的一部分。 第五次紀錄:我不再喜歡你。如此簡單就擺脫了跟你在一起的感覺。然後我們竟開始互相討厭大家。不過,大家都討厭大家就好了,無需要用愛情或想念去維繫一段彼此間已經失去的關係。都沒有深愛過,就不如試著互相傷害。互相傷害或者更能將彼此的名字刻進掌心。 第六次紀錄:後來我們發現傷害對方都是無意義的。慢慢地將彼此從過去的事實中丟淡就好;沒必要相見,誰都不再需要對方。 第七次紀錄:被那沖洗不掉的回憶蠶食著是痛苦的。慢慢,我開始天真的相信,世事會像老土的電視節目,從頭到尾地逐步上演。我相信,只要我們之間不再糾纏下去,事隔幾年,我們最終會再度偶遇。那個時候,大家發現心底裡還是一樣喜歡對方。可是,我在天真祈盼這種老土情節出現的同時;我亦害怕,其實我們所走的平衡線,其實已經錯過了相會的一點。 第八次紀錄:及後,我明白懷念都沒意義。所以我決定給你搖一通電話。你問我是不是喝醉了。我連忙說沒有。其實實情是,要不是我喝了酒,我尋遍世界的每個角落,都不會找到能夠連上你的勇氣。 第九次紀錄:我跟自己說,那是最後一次。你都不願意再連上什麼瓜葛或糾纏,我何必硬著頭皮打擾你的生活。 第十次紀錄:我給你打電話。喝醉了的自己跟我說,有些事情是要爭取;如果連自己都放棄,就再沒有得到的機會。結果卻如我喝醉酒前所預想的一樣,你的反應很冷淡。應該說,喝醉後的自己也清楚你必然很冷淡。只是我憑藉酒精而來的勇氣,滿足了自己的私欲;挫敗乃兵家常事,踫釘的話就狠狠的踫,我只不過想跟你說說話。 第十一次紀錄:對鏡子說,我常常做夢,都遇見你。你或者拉我的左手或右手來拯救我,把我從污黑的世界拉出來,帶到太陽照射到的地方。 第十二次紀錄:慢慢的明白了世界的運作。有些事情或者自己知道了就好。有些故事,就只能藏到心裡。我希望你有很好的生活;而其實有多好,內容細節都不要讓我知道就好。 延伸閱讀: “Les Fleurs du mal” 系列短文

[吃食] Cooking 101:自己動手做早餐 – Egg in the Basket

其實啊,印象中我沒有怎的動過手做早餐。一來就是個太喜歡睡覺的人,卻又出奇地喜愛吃早餐(人生充滿矛盾)。二來就是煮食的本能在我身上似乎有點過弱,可是來了英國以後,就有一種想要試一下做些簡單又方便小吃的想法一直充斥。先前挑戰過沒忌廉的 Carbonara(觀看食譜以及製作過程),自己非常滿意(可能就只有我自己滿意)。這次,要做的是早餐啊。找來感覺超方便的 Egg in the Basket 試試身手。 食材準備: 麵包 可以選擇排包、方包;我喜歡有點軔度的麵包,所以我挑了適合做多士的款式。也可以用 waffle 之類的東西來取代麵包,自己喜歡就可以了。 雞蛋 鹽 黑椒 牛油 塊狀芝士、香腸以及茄汁豆(隨你喜歡選擇什麼配襯的素材) 做法: 將其中一塊麵包挖出一個洞。 燒熱牛油,先烤熱沒洞的麵包,盛好。 烤溶芝士塊(我自己的方法是將芝士放在鏟子上小心的烤,以免黏在平底鑊),放到剛烤完的麵包上。溶了才好吃啊! 再烤帶洞的一塊。先烤 A 面,反轉,烤 B 面的時候下蛋。然後放少許鹽和黑椒。待雞蛋熟了,就盛起! 用牛油分別煎香香腸和翻熱罐頭茄汁豆,完成! 要點: 麵包選面積比較大的會較易挖洞,可以挖三角形、星形適隨尊便。 洞要挖得大,否則蛋堆太厚,下面熟透了上面還是生雞蛋。所以也不要選太厚的麵包。  賣相好看又超簡單(超-簡-單-是重點啊!),喜歡嗎?明天起床就動手做吧。

[郊遊] 你說把我帶來未知的臨時展覽去: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2013 @Kensington Gardens

YELLOWBEAN 說,不如跑到 Hyde Park 中間那個 temporary 的展覽去。我說無所謂,我只不過想在日光之下散散步,前往那裡都一樣好。結果,他混亂的語言沒有正確地表達他想往那裡去,而我也沒有想過要搞清楚目的地。隨他去就好了。 走過了半個 Hyde Park,才知道自己身處 Kensington Gardens。他要領我去的地方,原來就是 Serpentine Gallery 找來日本建築設計師 Sou Fujimoto 所製作的 Serpentine Pavilion。六月看到了新聞稿的時候(回到那時)就想來了,卻遲遲沒有動身。沒想到,一週年的時候我們如此心靈相通。看到他那副以為找到個彼此間沒聽說過的 pop-up 展覽的自滿表情,就知道他完全忘記了我說過要去看一下的那段話,好傷心(笑)。 “It is a really fundamental question how architecture is different from nature, or how architecture could be part of nature, or how they could be merged…what ar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nature and artificial things.”   -…

旅居集:我的荷蘭 – 嗑大麻或嗑大麻以外的事 #005 Enschede 的重點 ijssalon

距離 Twente Univeristy 最近的小鎮是 Enschede,基本這是個極為鄉下的小鎮;如果用來探討米地文化的話,這個鄰落德國邊邊的小鎮的確最好不過。 為人熟識的或許是紮根這裡的舊寶麗萊廠又或是 H&M 的核心據點(事後知道 H&M 的 PR 竟然會到 Enschede 工作交流)。荷蘭政府有嘗試把 Enschede 塑造成東邊的阿姆斯特丹;當然,很遺憾,我個人認為從來沒有成功。 跟 Amsterdam 相比起來,Enschede 絕對是個悠閒又清幽的地方;簡單來說就是天與地的分別,完全不能相題並論,住在 Amsterdam 的同學說,每次來到 Enschede 都會覺得很雀躍,因為對他們來說,到邊郊郊遊,而這裡是他們心目中一個很好的渡假勝地。 說到渡假勝地,而其實 Enschede 連一個小沙灘也沒有。那年夏天,他們就在 town centre 的空間就地架設一個人造沙灘和大型水池;非常認真。這個虛擬沙灘還非常熱鬧,荷蘭人對耍樂上的認真和執著確實不容忽視。帶來浮床、水泡、沙灘椅,穿上泳衣就是日光浴了;誰還理會這是不是真沙灘! 他們說,這裡的重點活動是吃雪糕!Enschede 的雪糕店只在夏季營業(約為四月到十一月),雪糕店有兩大龍頭,分別是意大利人開的 Talamini 雪糕屋和 1925 年由荷蘭家族開設的 Van der Poel。 前者拿了意大利雪糕獎,類似是雪糕界的奧斯卡。後者口味眾多而且款式新穎,夏季總是人頭湧湧。而且,這絕對是我這輩子吃過最好吃的雪糕,每日新鮮製造而且口感豐富;往後日子我總是無辦法找到能擊敗他們的雪糕店。 Talamini ijssalon Address: Marktstraat 9, Enschede, Netherlands http://talamini-enschede.nl/ Van der Poel Address: Oude Markt 23, 7511 GB…

|電影|最重要是你明白何時應該將它們放低:《Hesher》(2010) ★★★★☆

並不是盲目地完全喜歡 Joseph Gordon-Levitt 的每一套作品,但目前為止還是對他的演出滿有好感。當然,他演藝文青的角色清新可人絲絲入扣;只是這次的 rocker 不夠滄桑感,似乎他底蘊裡沒有搖滾的風骨。

[生活] 週年紀念 - 1st Anniversary

讀《百年孤寂》: 在年紀輕的時候總是覺得拿了獎的書本太重太沉悶,總是要在年月洗禮以後才會覺得它們有趣。常言道,我覺得自己的腦根開發得比別人慢得多,我所謂的很多年後真是很多年後。 我在 Hyde Park 走出來的道路說,《百年孤寂》裡的男女害怕所生的兒女像頭動物不像人。而世界裡,卻是有長得像人一樣的野獸。 書本裡的世界比真實世界還要大很多。 聽歌: 一直 loop 一直 loop Serge Gainsbourg,從天灰得想把人埋沒在泥濘之中的正午 loop 至太陽可以把我心烤成焦糖色的 tea time。 Loop 下 loop 下可能就一世了! 順便說說,我最近有看《中國好聲音》(連自己都感到驚訝)。不過有幾個人、有幾首歌的確繞樑三日。當中最喜歡:綦光高毅唱的《怎樣》。 週年紀念: 一年了!時間過得真快。身邊的朋友比我還記得清楚這個特別日子。 一年前開封的那支鮮紅色的 M.A.C 唇膏我還一樣在用。那是我第一支紅色的唇膏;真的很喜歡那種紅色。 謝謝你的照顧。 「接受了自己是奇怪一切就 okay」,是你讓我更加徹頭徹尾地享受不需要外間認同的快樂。 頭髮: 最近再次把頭髮染成紅色;基本上的目標是粉紅色,可是在我不想漂得太過份的情況下,以及東方髮質的阻礙,最終成了這種介乎深與淺之間。與預想的目標不同,卻出奇地喜歡。

|英國吃食|TS 來倫敦,我們吃 Dean Street 越南餐館 Cây Tre

我想,以我這種完全可是算得上很奇差的記憶力來說;要是不用相片或文字把生活記下來;我很快就可以忘記一些可能比較無關痛恙的事情(而實情是重要的事情我都可以忘記得一乾二淨)。

[呢喃] 關於香港在英國之間:

關於香港在英國之間: 刮風/颱風: 忽然好想念騎樓無窗,刮起颱風時會將東西吹倒的日子。大風時木門會搖搖搖嘭嘭嘭,起勁的起勁,雖說好麻煩但是蠻好玩。這邊沒颱風,最近有點涼意,太陽在的時候三十度,起雲的時候二十度;風沒有荷蘭那邊強大,倒是正常天氣。 他們吃兔肉: 他們吃兔肉!其實我看他們吃兔也就等於吃素的人看我吃牛一樣,自己也是個吃肉的人,本就不應太驚小怪。只是,不知從那時開始特別喜歡兔子的我(其實只不過是喜歡卡通兔子);覺得吃兔彷彿就特別殘忍。也想起很多年前,只養過的小兔結下那很短暫的緣份。然後,每次在餐廳點餐的時候都要份外小心,格外留神。 地產霸權: 那都不只是香港才發生的事。牛津裡歷史悠久的 Covent Market 都遭遇相同扼運。那裡全部都是小店,紛紛都被迫遷。那個小街市其實每天都人頭湧湧,只是別人的眼裡看到的是更大的黃金,其他的故事彷彿都沒意義了。 小草: 這邊有很多被修成球狀的小草;我特別喜歡。我忽然好想下星期來修草的園丁先生可以將家外的草牆修成人家圓圓的模樣。那就成了我心裡最可愛的裝飾品。 掛號信: 受不了英國的郵寄服務。從香港寄來的掛號信件,竟然可以送到同一條街的另一個地方去。啊,那是掛-號-信啊,需要簽收的一種。平日將信亂投我也可以隻眼開隻眼閉,可是這是重要信件。要不是友好的鄰居拍門把信送回,那我從香港寄來的新信用卡就從此失蹤。 雙重認證: 銀行的雙重認證的小機出了問題,登入不了。致電到客務,他們把我當成不懂得用電腦的人逐步逐步來教導。我重申,我很清楚是小機和戶口的配合有問題,因為小機的數字無論輸入幾多次都被指為認證出錯。他最終接受了我的看法,重新將我的戶口與小機連接;沒事了。 電話月費計劃: 剛撥號到香港將雙重認證小機的事辦理好,就順道致電手機服務公司。我說手機的上網服務通通我都不需要,只保留號碼和漫遊就好。非常爽快的服務員二話不說就將手續辦好,比我想像中還要方便快捷。而我在這邊的手機電話號早就廢置了,倒是沒有用處;反正上網發訊息,用網絡打電話也夠方便。

|電影|那些被認為不是最好(正常)的道路:《變態假面》 (2013)

最近看了幾套電影,分別是由漫畫改編的《變態假面》、基於真人真事改編的恐怖鬼片《The Conjuring》以及 2010 年的舊片《Hes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