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Germany Food (德國飲食)
-
漢堡指南:拒絕市場壟斷文化,到意大利雜貨店屋吃飯就像回家一樣親切
吃完早餐以後的悠閒下午,在散步回中心大街的路上注意到街旁右邊有一個可以對著窗外吃意粉的地方。某程度上我倒是對看著外邊穿梭不停的光景伴著吃東西的位置特別感到興趣,採一點室外自然光的位置,與人並排而坐的高排椅,我都喜歡。
-
炸小牛肉排佐襯新鮮檸檬,我在漢堡吃 Schnitzel Wiener Art
居家一星期沒外出吃飯,心裡最想去吃的除了是熱呼呼的拉麵,就是熱量最高的 pub food。有一次我們在冬日的晴天裡面散了一個非常長的步,那個差不多兩星期一見的太陽讓我們都不介意冷風撲臉(有太陽的日子比較沒太陽的日子更冷,我經歷過很多次以後確認的事實),在市中心找到這個以綠色為主色的可愛小地方。
-
漢堡指南:不收現金只能刷卡、漢堡市中心最開揚不擠的咖啡店
從上個月我發現我的智慧齒橫生開始,已經主動慢慢的減掉身體咖啡因的吸收量。平日往外走的下午,其中一所我常到的咖啡店,漢堡咖啡店龍頭之一的 Public Coffee Roasters。
-
漢堡指南:德國明星廚神大流行!日本料理混漢堡菜到底長怎麼樣?
二月份下雨的時間比較平均數多出 4 倍,太陽露面的時間只有 40 小時比二月的平均下降 37%;是德國最少陽光的地區(沒有之一)。喝著咖啡讀著報紙上數字才真正的給自己確認這個殘忍的事實真相,漢堡的確是太多雨水太少陽光,我並沒有產生錯覺。
-
慕尼黑狂噬手冊:漢堡包我們一次吃 5 個&排隊日本人氣拉麵皇
為了解決我的拖延症,我鞭策自己好好的將遇到的慕尼黑細節紀錄下來。我太清楚,只要日子久了,我的金魚記憶很容易讓我把一切忘掉。這次恰巧遇上颶風來襲,在慕尼黑往外走的機會實際上並沒有很多,算是可以讓我快速把流水帳式的記憶筆錄下來。
-
漢堡指南:Hej Hamburg,北歐風要吹來了!在哥本哈根咖啡實驗室吃麵包!
哥本咖根咖啡實驗室從北歐而來,或者是在地圖北面直接由上往下開托戰線的關係,選定在德國開設分部的他們,在起步的選擇上並沒有開在柏林或是慕尼黑等旅行重點城市,反而選擇了 Düsseldorf、Duisburg 和漢堡這幾個比較本土的地方。
-
慕尼黑 indie 熱點:獨立早午餐店&星期日咖啡
成功找對了巴士,在風大雨大的狀態下來進來吃早餐。蛋糕櫃添滿精緻的蛋糕,但我比較想要吃咸點做早餐。我們點了一份牛油果、一份芝士火腿牛角包和兩杯咖啡,調整我們在風雨之下落魄的靈魂。
-
-
漢堡指南:想念英國 Waitrose 印度 meal deal,回冷的冬日去吃暖胃咖哩快餐
踏入鼠年以後的這幾天一直心緒不寧,總是時時刻刻在刷新新聞條目留意肺炎新聞。除了香港以外,口罩缺貨的情況也出現在德國,在個人護理商店裡面那些原擺放口罩的貨架全部都空空如也。
-
漢堡指南:漢堡菜隨便進一間就有,在 Art Nouveau 別墅地牢吃 pub food
外邊看起來是白色的 Art Nouveau 小別墅,近看可以看到牆外的葉片雕刻,天氣比較暖的時候會在外邊的小花園擺放非常多的戶外檯;現在的溫度看起來相對就沒那麼熱鬧了。純白的外牆在陽光下看起來非常乾淨清新,今天終於擺脫了漢堡簽名式的灰天空。
-
漢堡指南:在 134 年舊螺旋槳廠吃飯,Ottensen 區最好吃比薩
沿著 google map 的指示前進,進入最後一分鐘腳程,我就想起這個區域我們早就來過。那次我們在工廠最前的部分吃葡式下午茶,工廠正面的空地劃成維修區;當時我們還以為後面的影院已經倒閉,其餘地方也被荒廢。
-
漢堡指南:店家休市半天也要來擺攤,逛 Farmers’ Market 走著吃!
剛來漢堡的時候,我基本上就住在 Isemarkt 的旁邊。每次出入都會路過這個 Farmers’ Market,結果就因為習而為常而覺得它看平凡不過。當時的我認為這不過就是個 another random 露天市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