Édouard Manet 與 Émile Zola:《娜娜》一種女人兩種看法

在 Kunsthalle Hamburg 看到與 Édouard Manet 這張《Nana》(1877) 真身的時候覺得這張的整體特別美。偏大的畫幅,無論是顏色調子或是切割了那個金主男人的畫面分佈。為了可以收藏住那份心情,我唯有在步出美術館前同時買下這張明信片,當是留念。今天還特意翻來 Zola 的小說,結果就寫成這一篇。

與 Charles Baudelaire 份屬友好的 Manet 有一個時期,畫了一堆風流女子。當年最熱門穿越幾個範疇的經典就有這個十九世紀後半部的虛擬人物:娜娜。(同期讓我特別想起的有以舞者為主角的《The Star》Edgar Degas, 1878)

Nana, Édouard Manet (1877).

Émile Zola 在 Manet 畫這張娜娜的三年後出版了《盧貢—馬卡爾家族》(Les Rougon-Macquart)系列第九部同以《娜娜》為名的長篇小說。不過,主角娜娜其實早在第七部《小酒店》(L’Assommoir)裡面首次現身,當年《小酒店》人氣一時無兩,Zola 名利雙收聲名大噪,有人說這一部的出現是 Manet 畫娜娜的原因。可惜 Zola 後來第八部《愛情的一頁》(Une Page d’amour)卻面對慘不忍睹的失敗。還好的是《娜娜》還能賺到些人氣,才不至於讓 Zola 成為塵世裡面的 one hit wonders。當然,我說是 one hit wonders 其實是說笑,除了那過千人物登場的《盧貢—馬卡爾家族》外,Zola 還是有《三城記》(Les Trois Villes)等其他重要著作;也被提名過兩屆的諾貝爾文學獎。

說到被沙龍拒之門外就一早有前科,這張 The Luncheon on the Grass, Édouard Manet (1863) 也曾被拒絕。

當年巴黎沙龍不肯讓這張《Nana》登場,乃是由於堂堂大雅之堂又豈容得下風塵女子?但那個時代種種神畫和宗教故事都已經畫膩了。十九世紀的巴黎對於妓女神暈顛倒,當年女性舞者登上舞台,芭蕾舞和歌劇院的墮落更是顯言易見。Manet 可是不想畫毫不真實的虛擬想像,更而手起筆落就去畫眼前那實實在在的光景。神畫女神,一下子就變了巴黎的娼妓,也不是世俗立即能接受的事;也不難怪當年沒有學院派看起,不讓《Nana》展出吧(不過後來 Manet 都沒畫這種了)。

出身於上流社會的 Manet 與 Zola 不同的地方是,他一張《娜娜》裡面並沒有任何著色和批判;娜娜只是站在裡面活生生生成一個各種各樣混亂合成的女子,隨你想像。然而 Zola 一開筆就把娜娜安置成盛世如花的妓女,一個誰都爭相來看過真身的娼妓。《娜娜》小說裡面可以看到政客,商家甚至記者都一樣圍著娜娜轉圈。當時這一波所解放的熱情倒是反映當時妓女在當地成行成市的熱潮——Manet 不過就是畫著眼前所見——;好教歷史和宗教主題暫時靠邊站。雖然妓女主題大為盛行,但 Manet 與 Zola 分別以不同角度著墨,前者將舞蹈的柔美加入,而且娜娜的自信讓她看起來沒有半分羞辱;她非常理解自己也懂得如何使用自己的力量。兩者最大的對比或者就是 Manet 只在展示娜娜,Zola 對娜娜卻帶著批判。

既然入不了法國學術沙龍,《娜娜》最終更是反被掛在巴黎主幹道 Boulevard des Capucines 的櫥窗裡面;面對著外邊川流不息在夜裡路過的妓女們。

By Sophia CH.

修讀藝術史、文學研究。喜歡 A 小調卻是個 C 大調女生。 沒事無聊看江戶川亂步,喜歡 Marguerite Duras 和 Charles Baudelaire;太陽下山了,就自顧自地躲在春風沉醉的晚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