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中提到 Picasso 的 Cubism,於是我便在 Wikipedia 找相關的資料。每次登錄 Wikipedia 都覺得是世紀最大發明,比起一本本的百科全書更要偉大是因為那些無盡的 hype-link 連結。從 Cubism 開始一直漫延開去,無盡的伸延,比起書本概括的更多,更遠。

發覺自己對 Geometric abstraction 有種情有獨鍾,無論是簡單或是重複的線條都讓我喜歡,不同的 geometric forms 都為我帶來視覺上對美感的認同。


Kazimir Malevich, Black Square, 1915


Kazimir Malevich, Black Circle, 1915


Kazimir Malevich, White on White, 1918

“Painting is the aesthetic side of the object but it has never been original, has never been its own goal.” – Kazimir Malevich.

當中,我最為喜歡 Kazimir Malevich 的這幾幅。Kazimir Malevich 是個俄羅斯畫家,在 Moscow School of Painting, Sculpture and Architecture 讀了六年,並開始了他作畫的生涯。受 Picasso 的影響,認識了 Cubism,也被 Neo-primitivism 影響,最終走向 Non-objective 的風格。也推動了當時很激進的 Suprematism,更推動幾何與平面(這些我喜歡的元素)創作了很多偉大的作品。

對 Malevich 來說,世上萬物都能以基本的幾何或線條來表達,這些抽象的交替將所有事情呈現出來,也是他心目中最高無上的繪畫方式。雖然他晚年的 Red-cavalry, 1930-1931 還是回歸了形象描繪的模式,但也算得上是讓我喜歡的作品。雖然有人說 Kazimir Malevich 不及 Piet Mondrian 一樣有建築美和音樂感(當然,Piet Mondrian 也是無語倫比的,就如最響負盛名的代表作更影響萬世,如下圖),但 Kazimir Malevich 還是有讓我感動和專美的地方。


Piet Mondrian, Composition II in Red, Blue, and Yellow, 1930


Comments

One response to “俄羅斯畫家 Kazimir Malevich”

  1. […] 面對新世代的藝術,有時比較起舊時的,更難掌握。讀到,像是簡單如一幅 Malevich 的 Black Square (1915) (“關於 Kazimir Malevish” - 前文按此),我們誰都可以造得出來。為什麼他的一張就是價值連城,然而我們仿作的都是不值一文。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