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艾未未展覽][Brooklyn Museum] 從艾未未讀到艾青直到喜歡上艾青

我說魯迅不是我的類型,結果我最終比較喜歡艾青(本名蔣正涵,艾未未的父親)。我說啊,詩人 / 畫家都是我喜歡的角色;他學習過(我也很喜歡的)Pierre-Auguste Renoir 的作畫,然後我在他的《大堰河》一直讀下去,直到喜歡上《馬賽》。

#20130428 - 陌生的世界裡共通的東西太多

最近有一只貓經常在我家公園溜澾。不知從那裡跑來的貓,黑白色的好漂亮,頸上有一個叮噹;有人養的。從小草地的一邊走到另外一邊,我從窗戶中看出去,牠就在外邊懶懶閒閒慢條斯理的散步。打算推開玻璃看一下牠呢,牠就跑了,好快。想起了從前在香港玩過別人的貓,軟軟的毛,把手扒在牠的小肚肚,牠就肉隨砧板上。喵你兩下,把你當成一個親愛的人。我摸一下牠的頭,說我們拍照了;然後牠正眼看著鏡頭。多可愛的貓。曾經以為我會養一只貓或狗,不過沒有(我不敢說「最後沒有」,還不知未來會不會有)。 Prof S. 有一只貓,正確來說,他的家有只貓,但那只貓不是他的。他說,那是街頭那個鄰居的貓,常常跑過來;所以他就開始買了貓罐頭。貓貓常常走過來,除了在花園,也會跑到樓上。那天我們小聚會,貓都在,牠就像在自己的家一樣的躺。Prof S. 一家也喜歡那只貓,不是他的貓,但他養的貓。 說起紋身的事。前幾年一直有這個念頭,可惜一直都沒有狠下決心。紋什麼呢,這都是一生一世的事。結果都沒有做。那時候想在皮膚寫下「Les Fleurs du mal」,因為我喜歡 Charles Baudelaire。我現在還喜歡他,但我怕有一天我不再喜歡他;就像所有喜歡過又啟發過的人。但,他們都成為往事,成為過去了。 關於紋身,我想起了一個朋友。那才是剛相識沒多久,全部人一起去唱卡拉 OK。要去加洲紅,因為那裡才有他們懂得唱的歌。一邊大唱 Lady Gaga,又在扮 Justin Bieber。介紹自己的時候,翻開衫袖;看清楚手臂上的圖案。那是個女人,大長今那種女人。我著他說出每個紋身的意義。手臂上的是她的生母,他的母親是韓國人,他是個美國仔;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長得跟 Mc Jin 一樣。不過他當時一句廣東話都說不出。現在可好了,懂得說恭喜發財和數不清的粗口。 另一個他跟我說,有只狐狸在窗在叫。很悽厲地叫。他還差點要以為搞出人命,是不是要死人了。他有一秒想過要打 999。(然後他說,999 是報警的號碼,他怕我不知道,因為不同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報案熱線;雖然大家都知道有 112 這回事,但我們還是習慣說 999。)他說他 even went on Wikipedia 去了解狐狸這回事,那是求偶的叫聲 Wikipedia 是這樣解釋的。 聊到文學的話題,說起科幻的小說,奇怪的故事;他說喜歡《Hyperion》。是 Dan Simmons 的一本書。 Background music: 蘇永康 – 老死

俄羅斯畫家 Kazimir Malevich

書本中提到 Picasso 的 Cubism,於是我便在 Wikipedia 找相關的資料。每次登錄 Wikipedia 都覺得是世紀最大發明,比起一本本的百科全書更要偉大是因為那些無盡的 hype-link 連結。從 Cubism 開始一直漫延開去,無盡的伸延,比起書本概括的更多,更遠。 發覺自己對 Geometric abstraction 有種情有獨鍾,無論是簡單或是重複的線條都讓我喜歡,不同的 geometric forms 都為我帶來視覺上對美感的認同。 Kazimir Malevich, Black Square, 1915 Kazimir Malevich, Black Circle, 1915 Kazimir Malevich, White on White, 1918 “Painting is the aesthetic side of the object but it has never been original, has never been its own go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