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inge-Watch Club 追劇小組
-
-
電影|《The Lobster》單身動物園 (2015):最荒謬世界裡面的最真實結局
《The Lobster》,香港譯為《單身動物園》;我覺得不如就直接叫《龍蝦》好了,原因我會在下面再談,不過「龍蝦」一字在香港略為敏感,而且《單身動物園》五個字比較 attractive 是事實。這片應該算是近年來我覺得非常不錯看影片之一,趁香港還有幾家仍然正放映此戲的電影院,就入場看看吧。這絕對適合在大屏幕上映,而且也適合一個人看。
-
|音樂會|年度盛事:黎明中環海濱核心外圍
是真的喔,我們就在黎明演唱會外邊核心外圍地帶聽黎明音樂會。而且,這的確是熱情無可擋的全城效應!離場的時候整個人都要虛脫了,因為從下午才不過從山頂下來、又逛過了林村;吃過了禾輋大排檔還衝去中環尋找黎明!
-
19世紀英國愛情喪屍電影《傲慢與屍變》
不得不承認我自己選電影的口味或者算不上很大路,一直以來我對那類像是《搞乜鬼奪命雜作》一類惡搞片沒有很大興趣;不過遇上這套改自《傲慢與偏見》的喪屍版《Pride and Prejudice and Zombies》,我倒又會為了 zombies 這個字而乖乖入場。
-
|電影|Oscars 2016:第 88 屆奧斯卡金像獎得獎名單
2016 年第 88 屆奧斯卡金像獎終於完成頒獎禮,Leonardo DiCaprio 終於憑睡在馬皮裡《The Revenant》擇下等了四年的男主角。大贏家是看得熱血沸騰的《Mad Max: Fury Road》,頒獎禮沒忘了給我喜歡的《Ex Machina》Visual Effects 獎,當中改編給了《The Big Short》,而原創劇本就是我們打算要入場但還未看的《Spotlight》。
-
|電影|丹麥女孩的自我尋找與被發現:《The Danish Girl》(2015)
Eddie Redmayne 往年憑一套《The Theory of Everything》(霍金:愛的方程式) 擇下了 Oscars 2015 奧斯卡男主角,大家對出爐影帝最新火熱巨作《The Danish Girl》(中譯:丹麥女孩) 又多一個話題和盼望。樣貌帶點邪花感卻同時又有種呆直的 Eddie Redmayne 雖然算不上花樣男子,卻贏得一眾喜歡出眾和獨到怪樣的觀眾的心 (包括我)。
-
|陪我看美劇|《THE WALKING DEAD》第6季•第9集:有些人升 level 了而有些人升天了!
美劇冬休期完,最好的情人節禮物是《The Walking Dead》season 6 強勢回歸。第 9 集埋藏著各種偉大的昇華和成長 (無論是不是神或是上帝帶來)。以下影評多為自言自語的自我錯誤價值觀,不負責任地與角色論人生。
-
|美劇|2016 年 2 月紀錄:強勢推薦我們正在追看的 4 套美劇
一眨眼 2016 年已經來到二月中旬,美劇冬歇最難過的日子也算捱過了,因為情人節這天剛好有《The Walking Dead》season 6 的下半強力回歸。立即跟大家分享我 (以及 dr. yellowbean) 共同喜歡而且覺得還不錯可以看下去的幾套好看美劇精選。
-
|電影|《The Revenant》(2015) 復仇勇者 6 大入場原因
開場前我還未知道《The Revenant》(2015) 的故事主軸,據說 Leonardo DiCaprio 被熊強姦、dr. yellowbean 老作是科幻古裝劇情片;我就以為是套法術奇情版的《300》戰狼 300 (2006)。對於熱血的民族情仇我倒是沒興趣,但加入經常燕瘦環肥的小李子和大熊激戰倒是加入點點情趣;只是我沒料到一劍泯恩仇一泯就兩個多小時。
-
|好看推薦|2015 秋季我所看過最喜歡動畫:《一拳超人》《野良神2》
今天要說剛看完而且覺得推薦的秋季動漫:當中包括 (1) 人人都在熱烈談論而且很大可能要成為葉問 5 對打主角天下最強的《One Punch Man 一拳超人》以及 (2) 我無辦法脫離對他的愛更多的《野良神2》。
-
|美劇|比《2001 太空漫遊》早 15 年的科幻故事:《Childhood’s End》(2015)
因為美劇進入年度冬休期,所以一直檢查遺漏清單。六集式迷你劇,共三個部分;《Childhood’s End》中譯:童年末日/童年的終結,劇情夠短夠快,大半集就開始引人入勝。不過劇集看完卻沒有那種興高采烈的評論,只是有種淡淡地覺得這個課題還可以繼續的說更多加。
-
|電影|如果你夠愛他,你還是會丟掉玫瑰園飛去大英博物館《哪一天我們會飛》(2015)
《哪一天我們會飛》裡兩個男孩一個溫文靦腆爾雅,一個搞鬼活潑。余鳳芝以為自己喜歡了蘇博文,卻又被好動的彭盛華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