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藝術
-
|包裝設計|讓甜點在外觀上加到 101 分:Pierre Hermé 蛋殼式包裝藝術
Pierre Hermé 進軍香港已經三年,一共有三所分店,分別在尖沙咀 Harbour City 海港城、中環 IFC 和 The Ritz-Carlton Hong Kong;主打朱古力和 macarons 馬卡龍。由日本設計大師 Kenya Hara 原研哉為品牌打造三款 joint-free、圓滑和白色小盒實在也為 Pierre Hermé 的甜點 pastry 精緻的外表上加上包裝的分數。
-
|設計|從 11 張英國 London Underground 圖表認識簡約主義設計大師 Nick Barclay
每個國家都有自己一套鐵路系統,基本上都是一里通百里明。如果要我自己嚴選讓我最頭痛的複雜路線圖,或者我會說是日本;但 JR 繁複卻亂中有序,從未出錯。英國的 underground 只要明白東南西北四個 bound 口,也不會遇上去向未明的徬徨無助。
-
|新加坡|在光與影之間暢遊 Singapore National Gallery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
最後得到了檸檬茶再一不小心走進了一個賣音響器材但非常暗淡的舊商場,才勉強找到 Singapore National Gallery 國家美術館的大門。進場後踫上了正在演講的 museum tour,就湊過去認識了一場在新加坡開展的藝術史。
-
|攝影相集|瑞士攝影師 Samuel Zeller 不花分毫入場一樣拍到 Botanic Garden 的美
我真是很喜歡翻十八世紀的植物插圖,線條和顏色的配合每一張都都有妙筆生花的感覺。剛看到瑞士攝影師 Samuel Zeller 在瑞士 Geneva 的植物公園拍下的相集,立即就覺得好喜歡特別想要分享。
-
|手作|來學 Mary Lennox 手造 The Secret Garden:植物聖誕節掛飾擺設
我似乎愈來愈喜歡德國柏林裡,齊整又具自然氣息;那種寂靜中的展露生機的感覺讓人覺得很舒服。而且剛過去那趟在柏林的旅行(按此重溫旅行遊記),是我覺得最自在舒適的一趟德國遊;只是踫到的蜜蜂真是又大又多就是了。
-
|藝術創作|Gluten Free 過度!法國設計師 Arthur Coulet 二次創作 Gluten Free Museum
世界級的名畫,我們又能認得出那幾幅。不過,這次的重點都不在於這些世紀級名氣的本身,而是加載於它們身上的二次創作。
-
|生活設計|MUJI Huts 無印簡約小屋:英、德、日 3 位設計師作品小介紹
Tokyo Design Week 2015 裡出現的 MUJI Hut 由三個設計師做出 3 款不同材料建成,讓人聯想起三隻小豬的故事。
-
|香港英國文化節|首個 Best of British 11月開動:4 大節目活動好玩指數大檢閱
尖叫吧,BEST OF BRITISH,香港首個大型英國文化節要來香港了!才在英國回來沒多久,我就已經好懷念每日在街邊吃到超美味的炸魚著條。
-
|攝影展覽|透過街頭現象看社會變化:La Galerie《無聲吶喊》與朱德華先生踫面
身為香港最具代表性的攝影師,朱德華將想像和現實畫面結合,創造很多心靈畫面。日前在中環 La Galerie 《無聲吶喊》開幕酒會裡,更看到朱德華為展覽做出極具時代性的全新作品。
-
|藝術展覽|去看點抽象藝術吧!推薦:中環 Galerie Du Monde 世界畫廊呈獻 Fields of Abstraction
十六日那晚出席了 Galerie Du Monde 世界畫廊呈獻的 Fields of Abstraction(抽象場域)開幕,跟世界畫廊創辦人及主席 Fred Scholle 聊了很多關於四位作家的作品;每個作家都是一面鏡子,作出反映出他們自己和社會的同時,也會加入觀者的心靈思想。
-
藝術專訪|法國插畫家 Floc’h 專訪 + Floc’h x 海港城 Nice Weather, Isn’t it 慈善系列
就算你不知道 Floc’h 是誰,也一定看過 Floc’h 的作品。Floc’h,原名 Jean-Claude Floch,1953 年出生,是個法國插畫家、漫畫家和作家,以 Ligne Claire 風格揚名;也與多個單位推出跨界作品。
-
|美術相集|來自 Inka Mathew 的 Pantone Colour Book 實物生活對照表
我總是覺得,每個人身體裡面的某個地方都有種小小的執著或沉迷;而且那其實也是件美好的事。就像某些強迫症,也份屬可愛。身為 graphic deisgner 的 Inka Mathew 喜歡將身邊的東西都以 Pantone colour book 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