猶記得首次接觸《Black Mirror》的時候,氣氛沒現在長得那麼熾熱;一集 45 分鐘的小劇甚至可以在第三季即將上映的時候仍在 youtube 找到。當時拼命想要找一張體面的海報也很困難,低調的英劇在暗暗發光;後來愈拍愈有,贏來了未來、長出了成績、卻掉失了初衷(當然我還是無節操地一邊帶著點小失望一邊把劇看完)?
想了好久要不要寫一篇關於《Black Mirror》的季度後感收下所有瑣碎的啟發和總結,冷靜下來我終於有了第 4 季的 6 集喜愛排名,有見已經非常清楚地有了自己心目中的超愛順序,我們就由最喜歡的開始談起吧:
順道可以參考 dr. yellowbean 的喜愛順序:
溫馨提示:以下可能含有《黑鏡》第 4 季內容,劇透逃生門按此
第 2 集
《Arkangel》方舟天使


以愛之名綁架你自由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集,或者沒有很多人同意;因為我在 IMDb 讀到的第 4 季 6 集平均評分列表裡面的都跟我內心的想法不太一樣,但我實在分同感受的最喜歡 Arkangel 就是了。
以愛之名綁架了你的自由,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一日人大了會認為這不過是反叛期的產嗚最終會倒頭來感謝這場用愛為名綁架生活的方式。至少,現在還不會。劇中有一個讓我特別記得隱喻,母親年幼時因為沒裝圍欄而弄傷了肩膀,現在肩膀還好使好用還可以高舉中指。小小苦楚等於激勵,誰不是在跌踫中成長?自從公公離開後,單親母親就更加變本加厲。從狗吠到血腥畫面,都一一幫你過濾;你在那裡、過什麼生活、選擇什麼朋友都公開透明還被紀錄在案。還差沒有一個金鋼圈在你不聽話的時候電擊你一下把你收伏得乖乖。
特別留意到的是母女之間完全沒溝通的空間,偷窺到女兒吸毒後不是先找個時間坐下來談談(甚至罵她一頓我覺得也還好)卻自己去找她男友威脅他要他不要再拖垮自己的女兒。知道女兒和男朋友發生性行為後還偷偷的在女兒的早餐放入事後避孕藥。那你還有什麼不是自己自把自為的決定的呢?女兒年紀少還勉強說得過去,可是她已經長大了。用保護為擋箭牌,掌握女兒的所有,包括她對世界的認知。縱然沒有牢牢騷騷的告誡「應該怎去生活」,卻反而用更 hardcore 的方式去控制你的成長和選擇權利。你在沒有選擇權的情況下被裝下軟件,讓人家從外「觀看」兼「幫忙過濾」不良於生活的種種畫面。監控的縮小版你還可以拿住 iPad 敲你的母親,如果監控放大了你還可以用什麼來敲什麼?
最後出走的女兒截來順風車,那種大油卡車似乎都是壞事件的隱喻(要不大可以安排上一輛女生的車啊)。一直以來被打格的人生根本沒有出現過壞人壞事,現在危機要來了,她真的未必懂得應變了。都是你害的啊……
第 4 集
《Hang the DJ》約會程式


應該相信自己的感覺,還是相信電腦的運算?
甜美的配對之下隱藏的 sad ending 不能只有我看到!
99.8% 的高度配對讓兩個人分身 1000 次在虛擬世界認識和生活,相遇分開重遇到別離然後不捨不棄。交友 App 裡面的幾秒運算下來是你們在程式裡面分身經歷的身經百戰,讓你們虛擬的個人在虛擬的世界狠狠的認定了對方再真正相遇。但機械計算就是不是一定最準確?那 0.2% 出錯了又怎算好。
分身出 1000 次情侶相處情景題,要兩個有勇氣愛到要私奔才算愛得夠好。結果 998 次愛情對對踫讓你找到了最登對的一位,奈何,現實和感情從來都不是計算題。最後的一副濃妝,一個鼻環,可能就將一切推翻。你應該相信自己的感覺,還是相信電腦的運算?如題一樣「Hang the DJ」,將程式看成 DJ,那麼一切就成立了。林夕也寫過#還沒有開始才沒有終止難忘未必永誌。
也就是說,交友 app 裡面的照騙和簡介與現實裡的真人很大可能是兩回事喔。
第 1 集
《USS Callister》聯邦星艦卡里斯特


要如何衡量真實的人類和被複製的代碼人呢?
在我心目中《USS Callister》與《Hang the DJ》的確定爭持激烈不分上下。這種中二病的設定,要不是看太多日本動漫,就更是突破天荒了。可是當《刀劍神域》佔著我心裡大門的前端,我就很難取回初心對世界的未知和創意顯得更興奮就是了(相信大家都有這種感覺吧,年月經驗織出的成長總是帶走了你最初的天真驚嘆)。
一、我們在討論到底男主在被虛擬世界裡的複製害死了的話,是不是比較大傷害。但我們又應該如何衡量真實的人類和被複製的代碼人呢。怎樣去探討兩者是否平等或誰因為什麼原因可以比較優先呢?(有肉體才算得上是人?有自由意志又為什麼不算人?)
二、劇末女主支撐了整個團隊,但還是沒有出來的辦法(也根本不需要出來)。雖然他們可以去任何地方,但她似乎即將成為了新一任 boss。
三、第 6 集《Black Museum》裡面看到那個有 DNA 的棒棒糖,那麼就是說整件事已經成為大名鼎鼎的大案了。當然男主有沒有被救回來我永遠都不知道…
第 6 集
《Black Museum》暗黑博物館


拿走猴公仔真的不是為了拯救沒有了肉體後的靈魂更自由?You wish!
這一集來說的是,你以為沒有了肉體的靈魂更自由嗎?沒有 boundary 的話可以飄到世界任何角落甚至是肉眼看不到更甚是不存在的地方嗎?這裡告訴你,沒有肉體的靈魂可以更封閉地被守在更狹窄的公間裡面,不像第1集《USS Callister》的可以觸到無限的地方,反而是只有 yes 和 no 的兩個按鈕。
我要你們都看到最黑的結局!
將死後的母親加入自己腦袋裡面,為了要到 Black Museum 給暗黑博物館的博物館館長一場 double 的不安樂死。為了等藥力爆發(不知道要不要都等太陽能充電啦)所以慢慢的一邊聽故事。聽到把靈魂都 upload 在另一個人的腦袋裡以及最後將那電子化的人移到毛公仔上(我最後有去翻看這是不是《Metalhead》那只公仔,不過一只是熊一只是猴就是了,還因這樣被 dr yellowbean 嘲笑)的時候館長說她比正常人問多很多問題。殺人後燒掉博物館以前,偷走了那只猴公仔。當下第一個反應就是她要在火海發生以前將有生命的東西帶走,但她在猴公仔發聲的時候沒有想與她溝通反是著它不要發聲。是否在聽故事後預想到自己最終都可能與母親不能二合為一的共享?然後想要拿走這頭猴公仔給自己開發把靈魂換到公仔上的科技?至少可以當成在跟母親之間鬧反了或在相處出問題後的一個 backup plan 啊。看似復仇的人間有情家屬的愛,最後還是敵不過考慮到相處失調的結局後的自私啊。
第 3 集
《Crocodile》鱷魚


去車保帥的鱷魚法則
本來最不願意去掩飾醉駕誤殺真相的女孩長大了以後最終卻成為了一個 serial killers。
變身連環殺手的過程,要不是精神失常,就得給你擁有一些你一輩子都不捨得失去的東西、一些你想要維護的東西。為了所擁有的美好生活不被一下子的舊過錯而推翻,你願意走多遠,多竭斯底里?也好說出了,當一個人無擁有什麼的時候就不怕輸了。
只要一個可以挖開你記憶的科技,無論你有沒有用心記住的東西都一一被翻出來。
*有很多人說這一集很像超好看的西班牙懸疑電影《The Invisible Guest》(看不見的客人),影評按這裡。
第 5 集
《Metalhead》金屬頭


聽見沈默,看見空虛。
這一集大概就是想說有感情的人和沒有感情的機械狗的分別吧。(1) 女主的同伴受傷她不想走 (2) 女主隨身帶著讓自己愉快的糖果 (3) 面對變形了的屍體還不忍心及感到噁心 (4) 一直想要聯絡自己的同伴縱然聽不到回應但知道有伙伴的感覺都讓她安心了 (5) 這次出征不過就是為了同伴而拿 95-DY42(拚了性命去拿的啤啤熊到底是不是好像第6集一樣用來裝著掉了身體的靈魂?)
所謂 well-designed 的科技最終就是這個形態?在沒有了控制權(主人意外死掉但程式沒有解除?)的情況下它繼續執行任務,其他人甚至無辦法找到可以破解的弱點。女主窮光所有力氣幹掉了一頭狗,還是有很多機械狗正在追著定位而來;人類在設計幫忙自己的機械面前竟然是多麼的無能為力。
覺得不太合口胃不好看的原因大概是在這種亂世裡面,我會預設這種出來尋覓「救濟品(竟然是啤啤熊,到底是不是好像第6集一樣用來裝著掉了身體的靈魂?)」的人們應該更耐打,沒有《The Walking Dead》行走多年的功架也至是有《Fear the Walking Dead》的力量吧。然而,這裡用人與機械的對立為中心,我還是比較喜歡觀察人性的好與惡。
3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