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Netflix 原創
-
新世紀網上販毒|笑點密度極高!強力推薦 sidetrack 感極重的 indie 德劇 (Netflix)
當大家都在看《雨傘學院》的時候,我卻不合群地看著半小時一集的《新世紀網上販毒》(台譯:全歐最酷在線上藥頭)。由三季的《闇》翻起的先一波德劇浪花極大、迴響極佳,穿越故事先圓其說厲害至極能收能放;接踵而至的《新世紀網上販毒》短小精幹,一樣讓人拍案叫絕。
-
《第43個秘密》揭開瘡疤接受真相? 樹林裡面發生過什麼?
有點後悔在看《第43個秘密》的時候仍然沒讀過 Harlan Coben 的任何一本小說,我猜想自己會比較喜歡文字版本的他。他的上一套《陌生人》半年前在 Netflix 上架,故事的氛圍我很喜歡,只是對結局的平淡有點輕微的失望;所以當我知道《第43個秘密》再襲來 Netflix 的時候,我就按進去候選清單去等。這次我並沒有期望過高,觀看過程反而覺得一切恰到好處。
-
修女戰士|女主內心獨白可能比安眠書店的 Joe 的還要多 (Netflix)
《修女戰士》上架的時候我就急不及待開來看了,那個時候還是穿外套的日子。這可以算是七月第一套落入暑假開場的 Netflix 改篇劇集,當時抱著消磨時間的心態翻來。開場女主角臉蛋漂亮精緻,矯小可愛的比例,爽朗的設定,配一把硬朗屈強的聲線,讓她不會落入被女生討厭的類型;整個配套中上,讓我滿是期待。
-
末日列車|優柔寡斷害死人,火車上的哈姆雷特 [S1/E9E10] 季終 (Netflix)
最後兩集一次過把最不穩定的因子燒起來,比前八集的節奏要快很多。若然一早訂成6集一季的比例,可能用緊鑼密鼓的節奏束起流氓神探沒說服力的演技,也能把列車包裝得更華麗一點。
-
日本沉沒:2020|是大災難但沒關係,就把一切斬掉重煉 (Netflix)
《日本沉沒》這個故事改篇了好幾次,原來我都一直沒有看。Netflix 的《日本沉沒: 2020》的畫風並不是我喜歡的類型,也不是傳統日本漫畫風格(我甚至乎覺得跟故事內容上突破日本未必正觀的傳統價值觀相關因此起用外派風格),但無需要黜臭了,看完以後根本覺得毫無關係。它就是挺著一個無用美學討好你的姿態仍然能把你弄得揪心到想哭的動畫,它的優勢把它的缺點填好了(至少我是這樣的認為)。
-
未解之謎|有矛頭但沒證據,翻開時間線讓觀眾幫忙處理遺憾和問號 (Netflix)
並不是很常會點看紀錄片的那種人,很怕那種「真人真事」在鏡頭的剪接之下排出質事實並不相乎的模樣(而我在鏡頭前面並不清楚了解我看到的到底脫軌幾多、真實幾多)。那種可能已被傾側描寫的實錄,會歪曲了現實;但在心裡的另一處,我悄悄的又覺得正義在無法伸張的時候唯有用這種形式公諸於世。要是沒有了這種紀錄,那些帶著遺憾活著的人更是沒有發聲的機會。
-
咒怨之始|空靈恐怖,人類犯錯留下怨恨循環不息 (Netflix)
看《咒怨之始》的心路歷程波伏起落很大。開始的時候覺得自己實在好久沒看日劇,無論是濾鏡的顏色、戶外的光線、選景都一陣文藝腔,看著八十年代末期的頭髮和造型,好像隔著屏幕從鼻子吸到古著店的味道。
-
末日列車|如何團結一致使出讓人動容的反擊力量?[S1/E7E8] (Netflix)
最好看的是什麼?是反擊、是置諸死地而後生、是團結的力量、是共同願望的達成、是並列互相鼓勵的勇氣、是不懼怕豁出生命。為什麼《末日列車》來到第8集,能出的盡出以後我還仍然覺得它無辦法把我打動?我把這種情況歸咎於本應身負重任的流氓神探男主角。
-
闇 (Dark) 第3季結局|我們走在別人所寫的劇本路道 [S3/E8] 劇終 (Netflix)
Jonah 和 Martha 想要獲得成功,因為只有自己寫的劇本才能盡如人(自己的)意。只是有時候我們都明白,終結比較成功來得緊要。
-
闇 (Dark) 第3季最終季|內心的事情是無法解釋的 第1至8集全 (Netflix)
《闇》Dark 的第3季是亦是完滿整個故事的最終章。從三十三年一個輪流為起點發生的溫登小鎮故事來到結尾,一個又一個錯綜複雜的故事在最終關口前會落得怎樣的下場?兩個世界的接通,埋藏下什麼脆計?
-
Netflix《闇》Dark 第三季:我們最鄙視的往往是與我們最相似的人 [S3/E7]
命運殘酷地欺騙著我們。我們以為自己擁有選擇的權利,最後往往卻走不出自己的步伐,任人取割。到處人們是否擁有自由意志?我們在穿越的德劇裡走到命定論的這一步。
-
Netflix《闇》Dark 第三季:我知道你很難受,但你會學會放手 [S3/E6]
要 let go 才可以 move on,如果一直停留在原地,就不能前進。《闇》的故事在於一直執著沒辦法作出自己想要的選擇的 Jonah 想要獲得選擇權;而 Martha 卻同樣在命運裡面被迫選擇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