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London (倫敦)
-
|英國|飲食|倫敦 Brick Lane 裡的慈善咖啡店 Kahaila Cafe
每次在 Brick Lane 路過這裡,都被那透明大玻璃裡面的蛋糕所吸引。可是每次不是太飽就是因為太趕;都沒機會。這次跟 TS 在太陽之下走遍了幾個地方,又悶熱又流汗;成就了最好的光顧時機(本來我心裡曾打算走到 Old Street 站附近吃 OZONE,當然就是等不了)。
-
[酒店推薦] 超強地利位置 英國倫敦中心:The Marylebone Hotel
對倫敦的酒店都不太熟悉,畢竟從牛津出 London City Centre 才不過是一小時十五分鐘左右的車程(可參考牛津交通指南);也沒有太多在倫敦住酒店的必要。 我到過一次 The Marylebone Hotel,印象良好。 酒店本身都擁有新穎的設計;行的是摩登型格路線,以暗灰和深黑作裝潢。房間設備齊全,有無線上網,而且有一塊很不錯的化妝鏡。酒店還有室佈泳池和 gym room,還有 spa 一應俱全。唯一可批評的是出電梯轉到房間之前的路比較窄而細長;如果記不清楚方向的話就要左左右右找自己的房號。 再來外在因素:地理位置超方便,附近路口就有便利店。反 Oxford Street 方向向內走,Marylebone Church 附近逢星期六上午十一時到下午五時有一個 flea market,賣古董衣服/飾品和 cupcake(可惜我自己沒去過)。向 Oxford Street 方向走的一條大街,有不少中高檔品牌林立,逛街已經非常方便。直出 Oxford Street 就可以找到 underground station;除了逛 Oxford Street 和 Regent Street 更可徒步走到 Hyde Park,Carnaby Street 或 China Town。食肆酒吧超級多,玩得累了夜了回去也只不過是徒步可到的腳程,而且 shopping 後可先上酒店放好戰利品才去吃晚飯啊!
-
COS x Serpentine 2013 / 在 Kensington Gardens 的 Serpentine Pavilion 展覽
最新看到的是將會在倫敦 Kensington Gardens 開幕的 Serpentine Pavilion(2013年7月至10月期間)展覽,本年度的展館由日本建築師 Sou Fujimoto 負責設計;當中戶外設置的線條穿搭非常壯觀。 這次我所喜歡的時裝品牌 COS 還跟 Serpentine Gallery 合作,開展非時尚界的企劃,透過贊助 Serpentine Pavilion 支持藝術與創意。我倒是喜歡時裝與藝術的結合,這樣看起來比較兩個時裝品牌聯乘來得更有意義。 這個具啟發性的藝術展覽為於前皇家園林 Kensington Gardens。獨特又具前瞻性的展館內還會有一系列藝術家、音樂家、電影製作人、時裝設計師和心理治療師等多元化組合一起創造有趣的活動。COS 更為此推出限量版的裇衫系列(只限於 COS Regent Street 旗艦店、 Serpentine Gallery 和 cosstores.com 發售)。 現在可先看看他們製作的 Serpentine Gallery Pavilion 2013 短片,再慢慢期待七月的到來。
-
Instagram April 2013 四月份相片記錄
他在德國 Portdam 時,我一個自己煮 macaroni;脫離了 four cheese 的純芝士口味,換成芝士蕃茄醬 Dr Martens delivery! 新的皮革背包大大的好喜歡! 在 Urban Outfitters 的古著部。 陽光好的日子留在 college 裡面。 在 Missing Bean。 專營有機食物的餐廳賣有機早餐。 這個品牌的 chocolate smoothies好喝。 流動 mac。 在 Oxford Town Hall 聽 Daughter’s 音樂會。 音樂會前的準備。 星巴克外邊的小白。 Wearing TOPSHOP boutique。 在這邊買 overpriced 的益力多。 茶餐廳風味:焗芝士漢堡扒飯。 在 London。 去吃最喜歡吃的 lasagna。
-
#20130501 - 如果你覺得自己是 11/10 的話,已經 immediate fail
Awesome is a scale out of 100 not 10,如果你覺得自己是 11/10 的話,已經 immediate fail 。我一連幾天都在發奇怪的夢,責醒的時候還覺得有種奇妙的感覺,一大早醒來就什麼都忘記得一清二淨。在咖啡店發呆的時候,聽到有些上了年紀的女人在聊自己的兒子;誰誰誰在那裡讀什麼、忽然愛上做 gym 然後三十六吋腰都變成二十八的;買來一大罐什麼什麼粉沖來喝一直的只喝那個。沒完沒了。好無聊,但這就是生活。或者我四十九歲幾的時候都會說這樣的話,也會跟身邊的女人說女人最需要的就是 sunblock。 而我已經沒有再去做 gym 了;雖說會籍還在,但我已經打算要取消。我對某些事情的堅持還比我想像中更為軟弱,或者只有對那些我真切喜歡的事,我才能義無反顧地向前。運動,immediate fail。 已經過了那種會期待假期降臨的日子。心裡暗暗自滿覺得那似乎不錯是件絕對好事。只有想逃離自己正在上演的大戲的時刻才會渴望假期,如果我已經擺脫了這種想法和等待,或者就說明了我已經跳過對生活迷惘的死胡同。 有時候我會像一個小朋友一樣撤野,想要買新的玩具。為著我想邁進的其中一個沒可能的想像,然後你或者二話不說就陪我去闖了;雖說這可能是個不會達標的可能。 今年是 Van Gogh 誕辰 160 週年,聽說 Van Gogh Museum 為止特別裝潢一番。前陣子用紅線穿在樹上連接舊館新館,按著頭頂的線來找讓觀者都頭昏腦漲。從今天開始,直到下年(2014)的一月十二日,都有一個名為 “Van Gogh aan het werk” 的特別展覽。除了館方本身所擁有的珍貴收藏,還收集了世界各地其他梵高的作品。就只是 Sunflowers 都有齊兩個版本;還是歐洲的藝術比較吸引,住上了英國以後總有這個想像。其他詳情可按 http://www.vangoghmuseum.nl 獲得更多。 啊,吃飯的地方是倫敦 SOHO 區的 GBK。他們的 milkshake 好喝極了,不過那個 skinny fries 就是太像薯條,不太對我的口味。 Gourmet Burger Kitchen…
-
Urban Outfitters Marble Arch 新店
或者是待在荷蘭太久了,覺得購物都是困難事。那邊的店很早就關門,而且賣的東西也沒有像這邊的多元化;不過好處是有很多北歐或當地的小眾品牌,趣怪可愛又有新意。身在倫敦一切就變得方便起來;在 Brick Lane 找二手或古老的東西會讓人樂而意返;在 Topshop、River Island 等地方就可以買到很多 fast fashion items;要多舊有多舊,要多新有多新。除了香港也有門店的品牌,另一個我最喜歡逛的就是 Urban Outfitters;收集不同品牌,集百家之大成,實在是最好的消閒點。 剛剛的一月三十一日就是 Urban Outfitters Marble Arch 新店開幕派對(二月一日正式營業),他們的開幕式搞得很高興熱鬧。其實,就在街頭 Oxford Circus 站的附近就有三層高的 Urban Outfitters,已經很多年了。街中間位置的 Urban Outfitters 結業,現在換來就是街尾(Marble Arch 站前)的新店。 喜歡 Urban Outfitters 是因為他們常常給我一種帶有復古味道的感覺,青年有活力而且帶一點懷舊的美感;他們的 lookbook 也是我每次都喜歡追看的季度指南。我覺得 Marble Arch 新店的重點就是地庫的 Urban Renewal 的部分,-1/F 有一半都劃為 Urban Renewal,有賣 Levi’s、Lee 等等的牛仔外套、工人褲、牛仔長褲或短褲,更有無數有質素的 sweater、cardigan,紮染衛衣、T-shirt 等等。比起在 online store 看到的還要有多好幾倍的選擇,而且更加優勝。無論是有重造的一類、或是原裝 second hand 的都是被優良篩選檢視過的。要找二手有質素的古著或是各大潮流品牌,這裡也會是你的好選擇啊! Urban Outfitters Marble Arch Store,…
-
#英國倫敦 London, United Kingdom - Winter Wonderland
沒錯,我們是去了 Winter Wonderland 啊!似乎還是一副童心未泯的樣子,沒事無聊就去 Hyde Park 轉個圈感受一下冬日的氣氛。 應該怎說呢,香港的冬日嘉年華,每一次我也有考慮過去不去,可是最終又害怕那些擠擁的人群,而且又沒有誰落地力慫恿我,結果從來一次也沒去成。要是我是十六或是十八歲,有一個大男孩給我掉一個大公仔讓我捧著回去,我也會翻紅著臉心滿意足吧。畢竟轉多幾年都會成為三十歲的大人,我卻仍然樂啊飄飄的想去嘉年華走一趟,看到灌籃或是射擊的攤位還是雀躍地覺得童年時代的歡來天地回來了;不說自己童心未泯根本就再沒有什麼冠冕堂皇的藉口。 這裡的戶外機動遊戲也要多豐富有多豐富,有那種叫你跟離心力搏鬥的 G-force 或是叫你上上落落很多遍的跳樓機,也有種叫你從左邊的高空盪到右邊沒有麼高空(卻其實一樣是高空)的吊索。如果有個那誰叫我併上可能會嚇破膽的命來玩一玩的話我還基本上會接受挑戰,只不過就在只得幾度的天氣之下在空中飄洋過海我還是覺得可免則免。況且 Dr. yellowbean 對高空或是反離心力的機器都沒有本質上的偏愛,轉摩天輪的一圈我也覺得可以省掉。 四年前我們無意中在倫敦行逛的時候也忽然闖進一個 carnival,也沒記得到底是不是 Hyde Park 的 Winter Wonderland(大概除了 Hyde Park 也沒有其他的了吧)。四年後仔細地逛一遍,發覺 Hyde Park 比我想像中還要大。另外,從上面那棵 talking tree 得知,海德公園一共有二百種不同種類的大樹,可惜的是寒冬之下也只剩下乾柴處處。
-
#英國倫敦 London, United Kingdom - Brick Lane
幾多年過去了,Brick Lane 還是同樣滲著同一樣氣息,一樣沒變。有時候我會想,多少年過去以後;再遇上一些很久沒踫面的人,到底感覺又會否一樣。青澀的歲月過去,長大的同時也換了我們腦袋的一套想法。或者是與時並進,又或者是被世界影響了太多;沒有讓你期待失望的也許只剩下小數幾年不會隨便易變的風景。就像我今晚竟然忽然聽起從來沒多聽的 Amy Winehouse(Amy Winehouse Live At Glastonbury Festival 2008),也發現我喜歡她的聲音也許來得有點太遲。
-
#英國倫敦 - 鮮花市場裡的美好 Lily Vanilli Bakery
除了 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 和 Columbia Road 特色小店以外,Lily Vanilli Bakery 亦是另一個叫我很喜歡的地方。
-
#英國倫敦 London, United Kingdom - Columbia Road 特色小店 Columbia Road Stores
先前提到的鮮花市場 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按此)大抵是很多地道倫敦人的 weekend treats,也是我這種外來生物的恩物。其實 Columbia Road 除了星期天興旺的鮮花市場以外,邊旁還有一很多特色小店。 沿著花市的加邊是一系各有特色的小店,當然最多就是售賣 pottery 擺設小盒子盆子以外花瓶之類的,另外就是 gallery。這裡賣的木盆、籃子與陶器都非常精細,彷舊式的吊燈與蠟燭架都是很好的貨色。價值相宜,手工與質料跟淘寶買回來的絕對成了兩碼子的事-曾經因為工作需要而在淘寶買過了裝飾用的木盒興瓶子,便宜是便宜好看也是好看,不過總覺得木與玻璃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怪怪感覺-。小店有很多,粉飾家居添置小品在這裡買就最好不過了。 另外有一所名為 Nelly Duff(http://www.nellyduff.com/)的畫廊,裡面所賣的畫作都是我所喜歡的風格,有賣 banksy 的作品,也有後起之秀的畫作與素描。其中我喜歡 kozyndan(http://www.kozyndan.com/)畫的可愛小貓。現在我們的家正通行什麼都沒有的一副白牆,同時正在考慮買來大的(或是小的)畫架/畫作,不過就連掛 poster 的架和夾子的款式有很多,我們也無法決定怎算好。 Columbia Road Flower Market 中間轉彎有一條小街,有一個小小的 square,有咖啡店以及家品店,也有布織品。外邊有幾個小檔,賣的都是皮革、椅子、玻璃瓶等等的二手物品。 二手小市場:Erza St, London, UK View Larger Map Columbia Road, London, UK View Larger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