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黑天鵝》 (2010) ★★★★★:I just want to be prefect

三月看 Black Swan(黑天鵝)的時候是在從香港往阿姆斯特丹飛機,才剛起飛我便開始搜尋 playlist 上感興趣的電影;挑上了才剛在香港上映的 Black Swan。

電影中 Nina(Natalie Portman飾)內心幻想部分穿插得非常逼真,從她喝酒到跳舞,到的士高內的那幕的黑暗氣氛和觀感的確強烈地表現了吸食迷幻藥物後的寫照。電影一直強迫觀眾去面對自己那片暗沉的隱性精神病可能,那極度自我毀滅的傾向和潛藏的黑暗面;看Nina怎樣從白天鵝扭曲成為黑天鵝。

母親對 Nina 的控制,Lily 的友誼和比較,artistic director 催化黑天鵝的誘導,對Beth的傾慕與成就的高求都是揭露隱性黑暗的步驟。既漂亮又脆弱的Nina黑暗面爆破第一度防線是偷了Beth的唇膏,以為披上那抹艷紅便能成就那片完美表演者光景;在 artistic director 的誘導下最終而對和解放自己;反抗母親一直以來的監管和掌控。

電影安排幾次對 Nina 的拯救都終告失敗,母親拿著剪刀給不能自制的 Nina 剪去令她傷害自己的指甲、嘗試阻撓她到場館公演蠶食她的Black Swan;完美的引誘最終都將 Nina 吞噬得幾無餘瀝。「I just want to be prefect.」成就出 Nina 欲求之下的掌聲卻破碎了自己,或者一件事來去得太過極端,盡頭之下只剩低滅亡;刺激得粉碎也是就人們口裡的墮落了吧。

電影中 Nina 新長出的指甲、盤起和散落的頭髮、Lily 背後的紋身、Nina 跳舞導師背肌的象徵,粉紅和黑色的對比和顏色運用都咬緊惰節的推進。完場後我一直有點屈屈不歡,沒有沉重卻有很黑壓的恐懼。燈光、剪接、音效都打進心裡去;是旁邊的人拉你一把將你扶搖成黑天鵝,還是散出這種妖嬈演成了黑天鵝歸根的究柢都是咱們自己。

By Sophia CH.

修讀藝術史、文學研究。喜歡 A 小調卻是個 C 大調女生。 沒事無聊看江戶川亂步,喜歡 Marguerite Duras 和 Charles Baudelaire;太陽下山了,就自顧自地躲在春風沉醉的晚上。

7 commen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