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德國生活 LIFE / TALKS
-
Currently Listening: Born to Die – Lana Del Rey
Lana Del Rey,“ Gangsta Nancy Sinatra”,以精緻的外表作包裝、是戲劇性新派 “Hollywood Pop/sadcore”。Lana Del Rey 出生於 Lake Placid,New York 近郊;曾在搖滾酒吧拿著結他戰戰兢兢的表演過。Lana Del Rey 打著創作旗號而來,一首一首都差不多是她個人包辦的歌曲;這個女新人有一種叫人很喜歡的特質,她那種既脆弱又強悍又帶點叫人憂鬱的聲線總令人感覺失落和激動;以饒舌式唱腔展開抒發著一幕幕音樂情感旅程。半前年,惹來哄動的 “Video Game” 是首沒有副歌的慢歌,也是影響著 Lana Del Rey 星途的歌曲;這首歌打著復古的旗幟而來,更揚起了她現在的風格。她的人氣對於我來說都不緊要,有說她的歌聲有時會叫你沉鬱,有時會叫你回憶,有時會叫你散慢也會讓你發出熱情。《Born To Die》有一種叫人反思的末日情意,沉淪拉扯的歌詞一首一首的呈現於前,愛情、毒品都是沉淪拉扯的原因;也許會被嫌棄不夠深度、不能支撐復古氣派的歌;不過那種親切簡單重複言詞,也其實只不過是每個人心底裡獨有的情感反射。 《Born To Die》是 Lana Del Rey 的首張個人實體大碟,很多人把她和 Adele 相比;在我的角度來說,她跟 Adele 一樣是顆遮掩不了的新彗星,兩款不同形態的。喜歡的事,永遠不能取而代之。 《Born To Die》 Deluxe Version,多附三首 bouns tracks:“Without You”、“Lolita” 和 “Lucky Ones”,記得買 Deluxe Version 啊!
-
情人節唱盤精選:Tory Burch Valentine’s Day Duets Playlist
關於情人節,慶祝不慶祝對於我來說都不重要;以我這種完全不支持節日消費的性格,情人節不情人節對我來說都一樣。況且,我也絕對不吃情人節晚餐。對於情人節,還是來點無消息的快樂比較實際。看到了 Tory Burch Valentine’s Day Duets Playlist,全部都是合唱的力量;就讓它來 fill up 你寂寞不寂寞的每個夜晚! Come Undone — Isobel Campbell & Mark Lanegan Águas de Março (Waters of March) — Antonio Carlos Jobim & Elis Regina Everyday — Fiona Apple & John Brion Through the Morning, Through the Night — Robert Plant & Alison Kraus Love Is Here to Stay — Ella…
-
-
小嚕嚕盧廣仲和娃娃魏如萱
小嚕嚕盧廣仲和娃娃魏如萱即興創作拜年歌曲 & 恭喜恭喜 沒辦法,以我的資質就是喜歡這樣的歌!唱《女人經痛時》和晚安歌的魏如萱配合《早安,晨之美》的盧廣仲。 伸延我的特殊癖好: Singsing Rabbit 會唱歌的兔子
-
Kurt Cobain
朋友們的心目中我的喜好總是不如常人,永遠偏離正軌的得過份。一直堅持,不喜歡帥哥不是罪,因為吸引我的地方一定不是先入為主的相貌。況且喜歡外表的膚淺,倒不如深陷那份隨他而來的感覺。朋友們把說過喜歡的人都歸類整理好,在他們的仔細觀察之中,我一直只對纖瘦的 rapper 情有獨鍾;在他們眼中極度「重口味」的我喜歡的都不是大路的常人。Kurt Cobain 應該可以大破他們眼裡加諸於我的常規,終於找到個例外了吧;說到尾,也許我只不過是喜歡正宗憤世疾俗兼鐵漢柔情。
-
-
|電影|Enjoy It While It Lasts:《Melancholia》(2011)
Melancholia 對於我來說,就是德國畫家 Albrecht Dürer 筆下的那幅 Melencolia I (1514) engraving。
-
電影|Fall into the Rabbit Hole:《Midnight in Paris》情迷午夜巴黎 (2011)
不習慣在看電影前看清楚 casting;所以,最近兩次電影選角都使我很驚喜。一次就是最近在 Melancholia 裡看到自己喜歡的 Charlotte Gainsbourg,另一次在 Midnight in Paris 裡也看到同樣很喜歡的 Carla Bruni(飾演 Rodin Museum Guide)。
-
|電影|Break out of the box:《You don’t get life a second time》 (2011)★★★★☆
You don’t get life a second time. GO! Break out of the box and seize the day.
-
|電影|They Were Both Born Insane:《The Skin I Live In》我的華麗皮囊 (2011) ★★★★★
一直很期待 The Skin I Live In 的上畫,事前看過很多影評很費煞思量地將讀後感寫出來卻又埋藏了故事內容,要知道啊,一旦踢爆了就不好看。
-
你一早就知道:吃了家明,其實就等於吃了自己。
你一早就知道:吃了家明,其實就等於吃了自己。 從來不看電視劇集的我,隨時關電視去睡覺對我來說都沒有什麼影響。《天與地》的出現,我仍然是可以睇少幾集無相干;不過,我是喜歡的,有時間我便會坐下來看。原因: 這是無線拍攝的廠底貨 《天與地》本來好像是往年的台慶劇,然後推了一年,亦在台慶後才暗暗的推出;以向來鋤強扶弱的性格和站在雞蛋面向高牆的調子,必須支持不被看好的本地創作。 電視劇集驚見大膽議題 人吃人的題才老早在魯迅的時期已經大為廣談,現在沒有無線電視劇的推波助瀾,又會有誰提起這種(人)吃人的社會狀況。我們世界每天人吃人,誰吃人誰被人吃;你是家明,還是你吃了你自己? 你到底是誰,又或者誰都是你自己?是你吃了人還是你吃了你自己? 鼓佬:一個義正辭嚴幫人出頭力求為社會服務成為人民英雄的人擁有最惡毒的心腸最自私最保護自己,一個人到底要撒多少個謊來圓謊;謊話說一千遍任誰都不會再懷疑,那麼你自己呢? 黑仔:一個騙來騙去為錢可以賣出一切連自己的手也可以打斷不息一切的人卻最有良心良知,清楚明白知道還有欺騙自己最難;說要別人的原諒,獲得別人口裡一句原諒並不困難,只是你願不願意原諒你自己? Ronnie:一個人的內疚罪疚歉意可以去到那裡,已經不能挽回的一切(家明已死的事實),坦白承認會不會是最好的補償,你怎樣彌補所有人心裡的缺口?到底還是應該以他人(伴侶家人以及 Hazel)的最少傷害為最大利益的前題作思考? 雖然,我還是覺得: 有些畫面的隱喻似乎太明顯 也許是電線劇的關係始終不能過於大膽簡潔,一罐紅油撞到牆上似乎將一切都太曝露,而且鏡頭一而再再而三的回顧又回顧那個(任誰都知道是血似的)紅油。 對白過火 原因應該一樣,我明白香港的電視劇集總不能留白太多。只是每每的想要在內心回想的部分或是疑問都一而再再而三很坦白和直接地從演員的對白中釋放出來,其實我覺得畫公仔如果畫出腸的確很累人,留一點白比起填飽畫面會顯得更有空間。 相信沒有幾多電視劇給人一個想討論和談論分析的機會,《天與地》的拍攝方法也衝破了向來的世俗常規。怎樣去了解人性,怎樣地思考決擇,成為我們茶餘飯後最熱切的談及的話題。世界裡總沒有絕對的對與錯,只是「死黨就要死一齊死啦,做咩要食左家明」。 伸延閱讀:《天與地》Am I Lost?
-
《天與地》Am I lost?
最近大家都在看《天與地》,我喜歡當中一首英文插曲,是 Nichole Alden 的 Baby Now。另一首聽說是 Colleen Grace 的 Little boy leaving,不過我在 youtube 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