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Binge-Watch Club 追劇小組
-
|電影|Love Can Surprise You:《La délicatesse》(2011)★★★★☆
電影談及的是一個本來擁有美好生活新婚婦人喪失丈夫後如何重新建立自己的故事。發生在法國人身上的愛情故事一如我們想像中浪漫,開場首二十分鐘已經完全交待 Nathalie(Audrey Tautou)跟丈夫認識、結合與生離死別的經過;重新變回一個人的 Nathalie 的生活悲憫可憐,
-
|電影|Who is Fairest of Them All:《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2012) ★★★☆☆
《Snow White and the Huntsman》白雪公主之魔幻復仇記 / 白雪公主與獵人(2012,Rupert Sanders)★★★☆☆ IMDb Ratings: 6.3/10 from 108,893 users 童話故事的新譯版,主角從公主換成女皇,王子不是青梅竹馬的玩伴,而是中途殺出的獵人。 故事大綱我大約都喜歡,反傳統的故事內容很刺激。不過(1)氣場好大而且常常狂怒的女皇被下了什麼咒以及(2)為什麼白雪公主的 true love 是獵人先生而不是 William 卻沒有怎樣的交待。Well,我明白 William 不是王子也不一定要是他;只是,公主不是才不過剛主動的親過 William 麼。電影完了以段,整個思緒都被痛苦的糾纏著不能鬆綁;完全犯不著頭腦來解答。 值得一說的是我又認不出雷神啊!
-
|電影|明天我們又像昨天一樣的過:《Before Sunrise》(1995) ★★★★☆
《Before Sunrise》日出之前 / 情留半天 / 愛在黎明破曉前(1995,Richard Linklater)★★★★☆ IMDb Ratings: 8.0/10 from 73,336 users 終於看了《Before Sunrise》,算得上了在很久以後完成了曾經想要做的事。剛洗澡的時候我在想,嗯,1995 年啊,1995 年的時候,跟我一樣大的少年們正在做什麼呢。那個時候我們還沒讀中學,在小學裡上著沉悶的課,覺得吃飯是無聊事;是那種有意無意地嚷著肚子餓要吃零食的年歲。 2004 年來一套續集《Before Sunset》2013 還會再上一套再續集《Before Midnight》,每九年輪迴一次,多可怕的三重奏。1995 年還沒有極端地流行著手提電話,要是故事轉了在現今科技主導的社會,也許交換了 facebook 就下火車吧(或者用 WeChat 就搖到你了!)。 Celine(Julie Delpy 飾)跟 Jesse(Ethan Hawke 飾)也許在 Vienna 裡能做回最真切的自己,在沒有人認識的國度裡亂闖亂蕩;將熱情一飲而盡。在粉紅色的磁場下,無論是看掌相的神婆又或是寫詩的文藝乞討,都讓他們更相信這種命定。也許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轟轟烈烈的主角,誰會在此情此境還不相信自己是浪漫無敵。 滔滔不絕的對話模式讓我想起 Woody Allen,不過我覺得 Woody Allen 的模式比較接受哲學理論課或是人性的矛盾;而這裡放的就是生活的流水帳。這一類對話電影都是我所喜歡的,針著每一句對白,執著每一個字。看電影的時候,我不斷想起《To Rome with Love(2012)》裡面的 Monica。也許他或她都隨身帶著一種很容易讓人喜歡自己的對白,散發那種吸引對方的特質;不需經過時日的磨練,也不經歲月的洗禮,演一場不足二十四小時的戲。但,我總知道我們總願意拿出最大勇氣來相信面前的美好。 But then the morning comes, and we turn back into…
-
可愛趣怪的女生 Lucy Rose《Like I Used To》
跟 Bombay Bicycle Club 的 Jack Steadman 是好朋友的 Lucy Rose,除了擁有不矯揉造作的聲音,也有一種讓你樂得高興的本能。關於以上一個趣怪的 “Bike” MV,“I think the best bit is every time she’s supposed to look hard she’s clearly trying her hardest not to laugh :) ”,youtube 裡的這個 comment 讓我最有同感。
-
電影|The Young Person’s Guide to the Orchestra:《小學雞私奔記》(2012) ★★★★★
或者成世人流流長,還是有不需要著急的理由。不過,既然有所決定,為什麼不付諸實行。
-
Memorable quotes for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Because the song was that great and because we all really paid attention to it. Five minutes of a lifetime were truly spent, and we felt young in a good way. – p.42 Stephen Chbosky – “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 I turned around and walked to my room and closed my door and…
-
Memorable quotes for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生命不能承受之輕》米蘭‧昆德拉
「我們追尋的目標總是不為我們所知。一個姑娘渴望結婚渴望別的什麼但對造一切毫無所知,一個小伙子追求名譽卻不懂得名譽為何物。推動我們一切行動的東西卻總是根本不讓我們明了其意義何在。」
-
電影|We Have Nothing to Lose by Cutting It:《A Dangerous Method》(2011)★★★★☆
要是沒跟友伴說起 Blockbuster 的租借是多麼棒的精神食糧,也不會知道大家在異地留學的歲月裡總是毫無疑問地與 Blockbuster 交好。
-
-
|電影|王晶類的喜劇《The Green Hornet》 (2011) ★★★☆☆
The Green Hornet|青蜂俠(2011,Michel Gondry)★★★☆☆ IMDb Ratings: 6.0/10 from 85,900 users 終於,看了《青蜂俠》。一來是因為《We Bought a Zoo》以及《The Best Exotic Marigold Hotel》太煽情的讓我覺得人生幾許無常-我就連《UP》也看得感動連連似乎有種必須讓眼淚流下來的必要-。話說這些片子一邊勵志的同時一邊叫人悲從中來。我再也不想多在二十多歲的缺口去想像人生是個必要的倒數,讓身邊的人一個個的從真實的存在變成回憶的部分。所以,我決定要看超人片(有關係的嗎?)。 基本上大部分的超人片都看過了,就連《Fantastic Four》也無例外。結果,世界只剩下我不熟悉的《Green Latern》以及一直都帶有期待的《The Green Hornet》。 《綠燈俠》就沒有什麼特別好說的地方,重點一就是我這個不太認人的性格-如果你有看慣的話也應該很清楚不認人的嚴重程度-竟然一眼就認出了 Blake Lively,重點二就是那個很龐大的怪物竟然被秒殺;當然我明白故事的重點不是這裡,不過這個殺敵的結局也似乎有點太遜。 《青蜂俠》上映當時似乎清一色被認定為爛蕃茄的首選,買票進場的一就是被指成周杰倫的粉絲,一就是被指成看爛片的傻瓜。不過我那份一直都很想看《青蜂俠》的心也一直沒有被熄滅,況且也斯老師也說這是不錯一看的電影,人物描繪的部分也出色。 好了!簡單來說是一套王晶系的外語片。其實也是有跡可尋的,王晶的電影-國米當成經典再經典追崇的一類-也是從舊式西洋笑片啟發而來的;看一套國外版的王晶電影,也是不錯的消遣選擇。可能是 Green Latern 都比不上 Kato 造的 Black Beauty Series,兩套我會打成三星的電影,我弱弱的說:都是《青蜂俠》技性一籌。況且電影導演 Michel Gondry 本身是個很能玩的人,對於個體性格的本身我還是會額外打分的。
-
正在讀:《The Perk of Being a Wallflower》by Stephen Chbosky
好友 KWL 給我傳來《The Perk of Being a Wallflower》,書的封面是一大片黃以及一張下半生的黑白照:是穿了西褲的一雙腿。比起最 classic 的封面,我較喜歡卡式帶的這款。
-
快樂的日子有快樂的歌:盧廣仲《有吉他的流行歌曲》
盧廣仲《有吉他的流行歌曲》, get it via iTunes store. 每次聽盧廣仲都有種豁然開朗的感覺,真的,我是說真的。音樂響起的時候,是快樂的時候。〈有吉他的流行歌曲〉裡說到 dm7 的聲音,這讓我想起 minor 代表的灰天空。每一個音節都是對話的一種,拉扯的高低都是不同情節不同故事的構成。盧廣仲總是赤裸裸地將他的感情放到大眾的跟前,讓你隨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