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限來到以前,可以先偷偷的把自己複製一次,讓新的自己以秘密方式取代舊有的自己繼續生活下去,你願意嗎?』
科幻的背景前設之下襲來的是人性分叉路的重要選擇。《天鵝挽歌》裡面,患上絕症的男主獨自偷偷的去做了一個複製人。除了「我是誰」這種基本的存在問題的猶豫和考量,更是顧慮到身邊人和整體後果所作出的決定。這樣的複製人到底是在演一次前人早已規劃導演好的故事、又或是這個個體真是完美再現的第二次機會?
遇上我最喜歡的『科幻體』我還是義無反顧的優先看完。對於複製人出現這回事,在人性化的演繹上似乎有了新的角度。
溫馨提示:以下可能含有《天鵝挽歌》電影內容,劇透逃生門按此
《天鵝挽歌》
Swan Song / 最後絕唱 / 天鵝之歌

科幻、複製人、內省型、感動
It was released by and on Apple TV+ on December 17, 2021.
About the Writer

追劇小組
Binge Watch Club
@ohmysophia
Born in Hong Kong, resided in The Netherlands and Oxford (UK), Hamburg (DE) currently based in Stockholm, Sweden. Sophia Ch. is the founder and the writer behind the lifestyle blog, iamsy.com.
如何定義那一個人是不是同一個人?英國哲學家 John Locke 就有說過那就憑 psychology experiment,你的記憶而定。由他提出的 tabula rasa(白板 blank slate)把新生看作一塊白板,往後如何塑型、都是由自身經歷記憶組成。那麼複製人的無縫接軌,這個「我」在意識上就沒有分別了。
人性新高度:把悲傷留給自己
最近外邊很多花邊新聞都在揭露很多很 toxic 的角色和很 toxic 的關係,無非都源於人性的自私。「到這個地步,還幹麼跟你談感情?」霸道的出現得合情合理,APPLE TV+ 的《天鵝挽歌》卻是愛到把最痛苦的留給自己,還要是悄悄的、秘密的獨自承受。天啊,這種苦會不會 too much?
男主那剛走出喪弟陰霾的妻子、兒子、肚子裡的寶寶通通都是他對自己病患以外外加的壓力,這些種種讓他考量了複製人把自己取代這個方案。從開首既驚且盼望的期待,以至真正會面「試用」後感到憤怒和妒忌,對自己肉體的失望陷入困境從而勉強接受被取締是最好結果的事實,甚至最後收到複製人在洗掉『被複製』記憶前所送的小禮物;男主的心路歷程似乎比過山車更加刺激。關於複製人的故事終於不是為了自我一體取其 copy 的優勢讓自己延續的 cliché,也不是為擴大權力物力等的權貴力量的霸道式擴展,而只不過是想要讓身邊人不要經歷失去的傷痛,天啊,這場和內心打的仗,難度很高。
複製人對原主有著憐憫,不用懷疑的是這份友好的 gesture 同樣始終來自原主本身。溫柔的男主,獲得溫柔的 copy,骨子裡的溫柔在回報家人以外同樣回饋臨別前的自己,算是給男主主體最好的報答。然而我們和男主打從心底裡明白,這第二次生命的機會只能給予另一個人。
製造 clone 的原意圖是照顧其他人的感受,男主(和前一個女用家)的情操高得嚇人(而且也都是內省型的冷靜款式),難得的是科技公司的門檻這麼高,三個用家裡面有兩個都是 normal people,有這種技術卻不接權貴生意只招大愛的人,意外都讓我在電影外面都覺得清高。
走在人生最後的階段裡面用一個決定來定義了自己,並獨自承受巨大謊言對自己烙下的難受與內疚。沉重的是一切都是他(為勢所迫下)的個人選擇——在這個沒命關頭都是為他人選定 greater good。這種苦會不會真的 too much?(要說第二遍了!)
完場後的一點想法
- 到底誰是第一個 clone?
我非常重視(錯重點)這一種。男主問到他是第幾個來做這個複製服務的用家,在我認為劇本裡面每句對白都有它出現的原因(就像槍出現過就要開的一樣),我以為故事縱然主旨在於抒情,但這麼一提及到那 end up 至少都會給我一個 twist,我以為第一個會是妻子,那男主早就被騙了;要不就是男主本身,喔喔,你本身就是人家的 copy 了還等你在猶豫要不要給自己的 copy 一個機會(這更是我喜歡的設定!),要不 at least 都給我說一下第一個就是博士自己好不好。結果就是什麼都沒有……當然啊,我覺得是男主自己是我最期望獲得的真實收場,要是係第一次做得這種決定,你的 clone 也會有第二次想做同樣決定的時刻吧;而且博士不知怎的真的很想你要做(而且她也不是沒有人做白老鼠,在你後面也有人來敲門了),所以會不會就是你在 day 1 就給博士說好了讓我一直 loop 下去直到不能。 - 開場在火車上的互相認識
橋段以男主以為自己慷慨分享自己的巧克力,到最後理解到自己很尷尬地不過只是慷人家的慨。如果上面第一點提到的第一位用家是男主本身(which is 我自己多餘的狂想,明明狗兒絕頂的 instincts 不用你的外表來辨識你)那麼慷人家的慨這一點就可以豐富一個層次了(絕對是我想太多)。 - 複製人公司只接大愛的門檻?
普通人如插畫家男主和地產經紀怎麼竟然可以獲得這麼冷門的複製機會?而且從在他們的對話看到這似乎並不是以大量金錢買到的服務,怎麼真的沒有人大排長龍搶著用? - 沒有人會無端白事對你好
要是我上面 point 1 的立場和想法無法實現,那麼我只能覺得博士真是非常自私?身為外人的博士當然很雀躍地慫恿男主把計劃進行下去,畢竟科學家都想要一試自己的成就。不過這麼「社工」地去關心你生活的外人通常都另有目的,像很多關心你拿 GME 太多想要把你勸退的社工。世間沒有陌生人無端白事要迫你作一個你本來就未必會作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