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一切好壞的價值都不過如此:《Birdman》飛鳥俠 (2014) ★★★★★

《Birdman》
飛鳥俠 / 鳥人 – Alejandro González Iñárritu (as Alejandro G. Iñárritu) (2014)
IMDb Ratings: 8.2/10 from 99,835 users
Douban Rating: 8.2/10 – ‎25,653 votes

《Boyhood》和《Birdman》都看過了的然後,我說,我比較喜歡後者。前者用上十二年光景拍下了真實紀錄式的電影,橫跨的東西、地點和時長都很多,是很難控制的。後者局限一個小劇院左右的幾段土地,擠迫的空間發生許多橫越一生的事;是我最崇拜的。外邊的 Golden Globe 大獎給了《Boyhood》,我心裡頭的大獎鐵定要給人生如戲戲如人生的《Birdman》。

就在一開始一直一直等他變身成 Birdman 的輕鬆緊張心急心情,轉到中場以後為他默默悲哀的情緒轉變都是非常引導性。我就是喜歡他這種把你牽著鼻子走下去的感覺,裝成一鏡到底也算讓人看得一氣呵成沒廁所位。

你在舞台上終結自己,他們都在台下拍掌對你演技讚美:

二十多年前一套《Birdman》在 Hollywood 受萬人追棒,連拍三集票房人氣爆燈,第四集他 say no;事隔二十年,當年當主角的 Riggan 在電影過氣以後的很多年都沒有放得低自己曾經叱吒一時的風光偉跡。Riggan 二十年後作品一樣把自己當成 Birdman;因為,這是大眾對他的認知和標籤;除了 Birdman 他知道自己其實什麼都不是。

他以為自己有超能力飛天遁地控制一切,他 control freak 一樣 control 一切卻沒有打得掉自己腦裡的另一把聲音;一而再再而三精神出軌人格分裂正正因為 Birdman 在跟他對話。而事實呢,事實是荒唐廢話;他把現實和電影混淆,他一直在現實世界當電影裡當 Birdman 無法 let go,因為他覺得只有電影才讓他感到真實存在的所有。直到最後,他在劇院舞台劇現場的台上吞鎗自殺。舞台上他決心做自己(這跟舞台劇裡另一個男主角 Mike 完全相反,Mike 在現實裡沒了自己,反而在台上才有信心;這樣的人有夠諷刺了吧),他知道自己卑微知道自己沒了從前的風光知道自己太沉迷知道自己太需要改變甚至他知道自己需要殺掉自己。結果呢,結果沒死掉的自己在真實裡被紗布包裹的臉長得更像 Birdman。

而他,再沒辦法分得清角色和現實。

直到報紙頭條說他自虐的演繹手法反倒成了舞台上的驚艷之談,你以為你一死以謝天下的時候他們都以為你在找尋突破的表演藝術,他們以為你無知地自虐為了突破的關口,還為你拍手鼓掌。The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 電影諷刺觀眾眼睛如此「雪亮」。

所謂無知到底是…

《Birdman》海報裡的 “Unexpected Virtue of Ignorance” 就跟電影報紙裡面 Tabitha 所寫的一樣。

“It doesn’t matter, I’m gonna destroy your play. […] I’m gonna kill your play.” Tabitha 跟雄心壯志想要靠一台舞台劇翻身的 Riggan 這樣說,她要靠她的一支筆摧毀他的所有。因為她是影評界的強者,她要 kill your play 不是因為你的劇怎樣而是因為她想怎樣去處理它。

電影結尾除了透過觀眾以為 Riggan 的自殺只不過是為劇本更上一層樓的做法,諷刺大家真假不分還戇直盲目地相信一切以外,也同時諷了一個寫評論的人憑評價去大大升降一件事物的價值。正如,她在演前相信她可以一句 K.O. 毀掉他的劇;也又如,她可以一句就把Riggan 在台上自盡寫成他的自虐讓舞台劇昇華。一切的好好壞壞的價值,都不過如此。

Birdman 給我們上了一課,教會我們一定要真真正正的認清:一切事物的價值都不是外在給予的

2 comments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