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ward Hopper《莎士比亞在黃昏》選定莎翁誕生455年由蘇富比開拍

Edward Hopper, Shakespeare at Dusk, 1935.

William Shakespeare 誕生455年,Sotheby’s(蘇富比)宣佈會在下月(5月21日)在紐約美國藝術品拍賣會上開拍 Edward Hopper 的一幅《Shakespeare at Dusk》(1935)。

Edward Hopper(愛德華·霍珀)在二十世紀培養了一種典型美國美學,現代都市作為背景之下帶出微妙又複雜的心理感情。深宵的飯客,孤獨的酒店房間,寂靜的建築卻充滿暗示和聯想。而 Edward Hopper 是莎士比亞迷這回事,在她妻子的日記裡面早有記載。經常出現在畫家作品中的妻子 Josephine Nivison-Hopper 在 1949 年曾經寫下,丈夫在當她的模特或是她在候家務的同時,他都會為她朗讀莎士比亞和其他歐洲文學。

同年 Edward Hopper 還有另一黃昏之作,《House at Dusk》(1935)。

創作《Shakespeare at Dusk》之年亦是 Hopper 的暗黑之年,他的母親於年初(1935年3月20日)逝世;同年的作品還包括《House at Dusk》。即將開拍的《Shakespeare at Dusk》以中央公園裡面由 John Quincy Adam Ward 創作的劇作家雕像為背景,在黃昏落幕之際紀錄這座城市的簽名式觀景。預估拍賣將達 700 萬至 1000 萬美元。

身為文學愛好者的 Hopper 偶爾在作品裡面提到他對詩歌和散文的歌頌。紐約蘇富比美國藝術部主管指這幅作品:「具有藝術家在大部分最重要和最著名的作品裡面有靜止和寧靜。」

Edward Hopper, Study for House at Dusk, 1935.

最後特別送上,據說是影響這畫作最深的作品,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第73 首:

That time of year thou mayst in me behold
When yellow leaves, or none, or few, do hang 
Upon those boughs which shake against the cold, 
Bare ruined choirs, where late the sweet birds sang. 
In me thou see’st the twilight of such day
As after sunset fadeth in the west
Which by and by black night doth take away, 
Death’s second self, that seals up all in rest. 
(William Shakespeare, Sonnet 73)

source: www.sothebys.com

By Sophia CH.

修讀藝術史、文學研究。喜歡 A 小調卻是個 C 大調女生。 沒事無聊看江戶川亂步,喜歡 Marguerite Duras 和 Charles Baudelaire;太陽下山了,就自顧自地躲在春風沉醉的晚上。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