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聽聽歌:Bear’s Den – Agape

先前提到(按此)在 Daughter 音樂會暖場的其貌不揚合唱團的團隊其實叫 Bear’s Den;說成其貌不揚就只不過是因為他們太有一種外表與內心不附的感覺;像美女與野獸的那頭野獸,內心溫柔。 好了,其實除了在當易表演時非常落力滿頭大汗,傻傻間間幹勁十足以致讓人感到一股傻勁以外;在 youtube 看的時候又覺得他們其實倒不是那樣其貌不揚。去除了即場表演時額角的那堆汗,他們其實都只不過是香港的 Dear Jane 吧(又或是 Supper Moment;我大概都分不清楚;但其實我有聽 Dear Jane 唱的《到此為止》),夾 band 唱歌其實不需要 sell 外表的。 讓我動容的是這首 Agape,聽著他們唱 live 的確好感動。 關於 Bear’s Den:https://www.facebook.com/bearsdenmusic 或者可以到這裡免費下載幾首:http://www.musicglue.com/bearsdenmusic/

#20130428 - 陌生的世界裡共通的東西太多

最近有一只貓經常在我家公園溜澾。不知從那裡跑來的貓,黑白色的好漂亮,頸上有一個叮噹;有人養的。從小草地的一邊走到另外一邊,我從窗戶中看出去,牠就在外邊懶懶閒閒慢條斯理的散步。打算推開玻璃看一下牠呢,牠就跑了,好快。想起了從前在香港玩過別人的貓,軟軟的毛,把手扒在牠的小肚肚,牠就肉隨砧板上。喵你兩下,把你當成一個親愛的人。我摸一下牠的頭,說我們拍照了;然後牠正眼看著鏡頭。多可愛的貓。曾經以為我會養一只貓或狗,不過沒有(我不敢說「最後沒有」,還不知未來會不會有)。 Prof S. 有一只貓,正確來說,他的家有只貓,但那只貓不是他的。他說,那是街頭那個鄰居的貓,常常跑過來;所以他就開始買了貓罐頭。貓貓常常走過來,除了在花園,也會跑到樓上。那天我們小聚會,貓都在,牠就像在自己的家一樣的躺。Prof S. 一家也喜歡那只貓,不是他的貓,但他養的貓。 說起紋身的事。前幾年一直有這個念頭,可惜一直都沒有狠下決心。紋什麼呢,這都是一生一世的事。結果都沒有做。那時候想在皮膚寫下「Les Fleurs du mal」,因為我喜歡 Charles Baudelaire。我現在還喜歡他,但我怕有一天我不再喜歡他;就像所有喜歡過又啟發過的人。但,他們都成為往事,成為過去了。 關於紋身,我想起了一個朋友。那才是剛相識沒多久,全部人一起去唱卡拉 OK。要去加洲紅,因為那裡才有他們懂得唱的歌。一邊大唱 Lady Gaga,又在扮 Justin Bieber。介紹自己的時候,翻開衫袖;看清楚手臂上的圖案。那是個女人,大長今那種女人。我著他說出每個紋身的意義。手臂上的是她的生母,他的母親是韓國人,他是個美國仔;雖然大家都覺得他長得跟 Mc Jin 一樣。不過他當時一句廣東話都說不出。現在可好了,懂得說恭喜發財和數不清的粗口。 另一個他跟我說,有只狐狸在窗在叫。很悽厲地叫。他還差點要以為搞出人命,是不是要死人了。他有一秒想過要打 999。(然後他說,999 是報警的號碼,他怕我不知道,因為不同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報案熱線;雖然大家都知道有 112 這回事,但我們還是習慣說 999。)他說他 even went on Wikipedia 去了解狐狸這回事,那是求偶的叫聲 Wikipedia 是這樣解釋的。 聊到文學的話題,說起科幻的小說,奇怪的故事;他說喜歡《Hyperion》。是 Dan Simmons 的一本書。 Background music: 蘇永康 – 老死

指縫之間的 Minor Classics

「在人生行旅的中途,我迷失在一片不毛之地。」-想起但丁的這一句。

聽歌。身在外地久了,就必然想聽聽廣東歌。其實,與其說是地區上的問題,倒不如說是懷念的味道。距離遠了,時間久了;不是遺忘,就是懷念。

或者,在某個不再特定的日子

或者,就是要慢慢的經歷過年月的洗禮,才能心領神會沉默的必須。 曾經我都力竭聲嘶地狂亂過,就在那個十字分岔的路口。站在最極端的前面,一直向前跑。那個時候大腦都無法運作,也不清楚需要抓住的是什麼;以為一直跑就好了,一直向前就好了;只要不停的跑不停地跑,就可以縮短當中的距離。我明白我曾經走得太遠,也離開了太久;想回去,伸出腿就去跑;怎料愈跑愈前愈跑愈遠。也曾經以為某些可以把某些代替掉,也以為過同一件事再次發生的時候我必須選擇另一條道路;結果我錯了;因為某些核心的事實是無法被取而代之的。 要成就最愛演的莎士比亞就需要勇氣來成就悲劇;拿著愛與恨血與肉流過的眼淚太多。靜靜的寫當天發生過的事,眼睛都要流下眼淚。或者是誰太記得誰說過的話,經典而無用的畫面被壓到最底最底卻沒有褪去。或者,最應該 desperate 的時候都過去了;那時間熱唱過的歌手都不再當紅了。那些若有若無淡淡流過的日子,原來已經封塵了。 某誰說過那些被命名的過去的東西是永遠都拿不回來的。 發呆的時候,我會將人生視為一張無以名狀的清單。好好點算身邊我所喜愛的個體,記起每一個愛護自己的人;點算可以依靠的肩膀。這些沒有嫌棄揹起你或者會太重的人,這些一一將你當作珍寶珍而重之人。 誰與誰曾經在深夜跟你聊過無數無聊的笑話,誰和誰曾經跟你提及人生的瑣碎;百無聊賴到頭來都是必須品。 就像我剛看到前面一個拿著兩杯星巴克咖啡來騎著單車的女生;我想起我差點曾經用上筆記本來記下你喜歡喝的口味。或者,在某個不再特定的日子,我會再簡單的確認一下;你喜歡喝的,是不是仍然是那款口味。

Published
Categorized as 生活

#英國牛津 #20130425 眾街頭賣藝者

牛津街頭總是不乏夾道表演的人,周末的兩條大街滿佈是賣唱賣藝的個人表演或集體賣藝,圍觀的人很多。除了有必然出現的民族樂器團(雖說我不太清楚那是什麼民族,不過這著踫到的跟 Enschede 常見的是同一種類;奏的也是同一支歌),結他合唱小組和拋火球的雜耍人(還有踏綱絲拉小提琴的人)。

#英國牛津 Daughter Concert, Oxford Town Hall

音樂會有 standing tickets 和坐著的兩種選擇,價格一樣;選了前者,因為就是不想坐著呆。Daughter 的音樂會就在牛津的市政廳舉行,那個演奏的地方超級高雅脫俗,不得了。Door Open 就在七時,大家先進去買買紀念品和酒,聊天說地一番再進舞台。 八時開始,先來一隊其貌不揚合唱團。我說的其貌不揚並無貶義(長得不標緻卻又溫柔良善就是這種,詳情可參考電影《Delicacy》(2011),或者如果你有看《火影忍者》的話就是裡頭的丁次了),雖說他們長相是大叔類型,音樂卻異常感染人心。肉緊的表現,發自內心的傻笑,起勁賣力地唱,都讓人情緒高漲。我不記得他們的團隊名稱了,我只記得他們幾個咪上雙眼唱著 I don’t know who I am without you 時的陶醉表情。這隊情傷男子組讓我覺得他們很有愛,簡單的句子,組合合拍的同時,又有幾分搞笑感覺;說到這個 beautiful room 跟 you guys are so sweet 的時候,我可以說他一定是真心的。 或者是暖場的樂隊跟本就沒有試咪,Daughter 出場之前忽然之間 tune 幾下就在鼓邊收音的那支咪忽然就壞了。結果,暖場以後搞得大半小時才再次開騷;先前的熱情都彷彿浪費掉。 Daughter 昨晚的表現一流,聲音超好聽的;唱 live 功力無容置疑,水準簡直跟 CD 一樣。有點害羞的她就對台下的人們說:I fucking love you。結他手的表現也非常棒,熱血滿滿,汗流浹背,結他都讓他彈爛(如果在 youtube 裡常被罵的就是他,就怪可憐了)。台下有個 fan 常常狂野地亂叫,又向台上的 Daughter 發問古怪問題;又有兩個大男孩打開火機當螢光棒,台下的人都在熱情舞動;氣氛就更趨熱烈。眼見 Daughter 跟鼓手眉來眼去了好幾次;這場 live 的確好看極了。 關於 Daughter: http://www.ohdaughter.com/ http://www.myspace.com/ohdaughter https://www.facebook.com/ohdaughter

#英國牛津 Balliol College - 慢慢 tune 回重前的模樣就好了

有時候是挺迷失的,好一段日子都不知道應該寫什麼才好。筆都停了這麼多久,有時我覺得自己都不願意再寫下去。與其為了寫而寫,倒不如不寫就好了。但人總是矛盾的,停了又想寫;結果我有時卻覺得自己再寫不出來。故事連自己都覺得再不好看了,還有什麼好寫的意義。 自從從學校跳出來工作以後,覺得世界似乎變得截然不同。那時候很難純粹的寫,打從自己的心非常純粹地寫才會得到那種很對的感覺。現在總算脫離了繁華的商業社會,心境要調到跟那個時候一樣總需要一點點時間。 最近也開始連載小說的事,一直寫一直寫的感覺還可以的。最重要就是希望調整自己的心理,慢慢 tune 回重前的模樣就好了。 今早起來精神滿滿的,看著鏡裡的自己,頭髮顏色淺了兩度,很喜歡。梳洗一下就到附近的麵包店買了一個 sausage roll,在太陽之下坐在路邊的木椅當午餐的吃。在咖啡店跟香港的朋友聊了個多小時的電話,說了最近最得最多的廣東話;由一開始拿著電話的陌生和生疏直到覺得越洋電話是種浪漫。聊到 facbeook 是種太曝露的工具,也聊到一些很無關痛恙的人和事。談及迷信,說到讀書,說起英國人的慢條斯理,說到香港大學裡的制度,說起日常生活的細節,也聊到世界真細小的證據。

|電影|相信的力量:《Rise of the Guardians》(2012, Peter Ramsey)★★★☆☆

長大以後誰還能相信童話 還記得小時候的我總喜歡在聖誕節將那只又大又紅的聖誕襪放到床邊,期望聖誕老人路過會給我放低玩具。醒來的時候那只襪撐得又大又厚,高興得連早午餐都懶得吃;拆開玩具一直玩到天黑也不覺累。年月漸長,知道聖誕老人只不過是個虛構的故事。聖誕老人終究都不會來,不過聖誕節還有父母跟親友們包辦聖誕禮物;有沒有聖誕老人也一樣可以高興的過。 然而到了某個年紀,還不得不承認聖誕老人只不過是個讓人期待的小故事,二十多歲了,難道你還可以裝無知得待那個應該在老遠居住卻從來都不是真實的人物給你聖誕禮物麼。童話和神話總得在你真實體驗生活的以後慢慢的褪去,老掉牙的虛構故事慢慢成為你回憶的一部分。 一切就像失落了的魔法 事到如今,我只好承認我這個年代的生物或多或少已經不再清楚神話人物的起源,也說不起童話的細節。我們也許已經掉到了知訊爆炸得不再讀三隻小豬的年代(我還似乎連小紅帽的故事也不能清楚的說得好,更莫說愛麗絲夢遊仙境了),也沒有人再相信神祕的精靈和仙子。 牙仙子,Jack Frost,或是 Easter Bunny;我除了知道復活節除了有復活蛋還有只兔以外,我就連 egg hunting 都不清楚。還好的是讀書的時候讀過了 Sandman,知道他是個關於夢的人物。搞不好,我其實只不過是個只知道聖誕節(聖誕禮物)的大笨蛋。 這些老掉牙的故事慢慢的被時代淘汰,就像那些失落的魔法一樣。或者,這都不過是在說老土的真理。有些東西,你要是真正的相信,才會穫得它本身的價值;無論是愛情、夢想或是能力。 P.S. 勇敢而抱有希望的小朋友最可愛;童年過得太快太短,大人們都忘了相信的力量。壞蛋 Pitch Black 還找來我喜歡的 Jude Law 當配音,Jack Frost 完全是個美少男;還有以俄羅斯娃娃剖析的俄國口音聖誕老人。故事完全沒有出乎以料之外就是有點納悶的原因,不過如果太脫軌又會失掉了童話的 classic 吧。 伸延閱讀: 我所看過的所有【電影】與【歐美劇集】

關於咖啡的小事:Starbucks VIA® Ready Brew

然而,現在的即沖咖啡有了新的種類(或是我發現得太慢?)。比較起普遍即沖的咖啡,星巴克早前推出了一種新式的粉末:Starbucks VIA® Ready Brew。粉末的質地和感覺就像泥巴,卻比市面上一直推出的即沖咖啡來得好喝太多(當然比不上真正的咖啡)。

# 英國牛津 #20130418 – Byron Humburger

村上春樹又再有新的小說面世,雖說《1Q84》的第三部沒有讓我覺得很滿足,也著實對於那個似有若無的結局有點不甘心。不過他的新作我還是熱烈滿滿的期待,要知道有些你喜歡的人,縱然他做了一些令你不太滿意的事,只要是無相大雅;你也會視而不見,當作完全沒發生的一樣。

|電影|延續打不死傳奇:《The Expendables 2》(2012) ★★★☆☆

延續打不死傳奇:The Expendables 2|轟天猛將2 / 浴血任務2 / 敢死隊2(2012, Simon West)★★★☆☆ IMDb Ratings: 6.9/10 from 126,484 users 由於另一半是個喜歡看打鬥片的人,他壓根兒一直都好想看《The Expendables 2》。也由於我也若無其事地陪他看過了《The Expendables》,我深知道《The Expendables 2》也是走不掉的。對於槍林彈雨打打殺殺以一敵百又或是無限子彈卻一粒都射殺不死正派主角的電影,我倒是喜歡看咬來咬去甩頭甩手同樣是血肉模糊卻又帶點搞笑的 cult cult 喪屍片。不過閒來無事,看套不需腦力運作的純打鬥片也是茶餘飯後的好事。 開場前他已經多次說好了,「李連杰其實真係好勁」;可惜,卻了開場一幕成功用情節「送走」他以後,李連杰也似乎沒有再出現過了。反而加送了一個國內姑娘余男和飾演最具情感拉動生離死別角色 Billy The Kid 的 Liam Hemsworth。前者由頭到尾都只不過有一個咀扁扁的表情,說花瓶她不又不漂亮(也可能是國外人的審美眼光跟我們有著超大分歧),算硬朗能打她又稱不上;是個絕對奇怪的硬性插入。她表情嬌嗲也就是主要笑點的來源,人家準備充足去搶夾萬時她就穿得好像去旅行的一樣(服裝到底搞什麼鬼)。另一方面,Billy The Kid 算得上是全劇中最年青而有對白的角色(將演員年紀的平均數拉低),硬淨軍人的代表,主要讓那些上了年紀的朋友感嘆青年真好的同時順手給他們一個煽煽情的好位置吧。 電影劇情本身也沒有什麼好說的地方,都不外乎是打打殺殺,呯呯嘭嘭正派不死壞人殺光的一種。劇情也無需考究的一類,不過全部由老牌經典演員傾力演出也是有看頭的。雖說他們的年紀和皺紋都開始跟他們的肌肉成正比例,不過又正如戲裡所說的「classic 永遠不死」;內裡穿插大家在其他成名的經典電影對白,也就是新人玩不了的戲碼吧。 伸延閱讀: 我所看過的所有電影與歐美劇集

#英國牛津 Afternoon Tea at Bill’s Restaurants

雖說常聽說英國是個最不懂吃的國家,所以才成就出改變英國人吃食習慣和口味的 Jamie Oliver。Jamie Oliver 崛起和大紅,某程度上是他從學校根治學生的吃食習慣換得來的成果,讓人吃得健康和滋味是他成功的原因。我看過一個節目說,他很有心地跟傳統的意大利媽媽學煮意大利菜,無非就是將更多特色的地道美食流入英國;從吃食方面也一樣可以開採多元文化的交流。 雖說荷蘭菜也不過是什麼也拿去炸,但是荷蘭人連吃一個自己做的三文治也將蕃茄切得非常有心。那種仔細雖不比法國,但也已經讓忙碌的香港人刮目相看好了。 如果要說英國,肥美又可口的胖食品實在是太多了;當然比不起只是薯條醬就贏得開巷的荷蘭,卻依然有很多叫你吃得膨脹不撼的 fish and chips 和漢堡。結果,我就是每天一樣地一邊嚷著要減肥,一邊吃過沒停;或者 Jamie Oliver 來拯救我就好了。 或者已經不是第一次搬到異地居住,又或是英國跟香港相近的地方比起歐洲多出很多;生活方面一早就已經習慣而安定下來。面對英語國家還似乎少了一點探險的機會;首次面對荷蘭文的迷惘和首次學習荷語時的捲舌帶來的徬徨和笑料百出,總會無辦法於英國體驗。 順帶一提,Bill’s Restaurants 的甜點非常有水準;飯吃不太肚滿的下午,可以去吃點甜的;賺點磅數!

Hedi Slimane 統籌下的 Saint Laurent Paris Music Project

Hedi Slimane 的黑白照對比分明又具感染力,那時 Hedi Slimane’s Diary(http://www.hedislimane.com/diary/)就是他將作品擺放與陳設的最好地方。那時候,我覺得他只喜歡拍男生。 啟蒙過的,通通在最後都散去。Helmut Lang 都已經老早就在我腦袋之中遠去了。Hedi Slimane’s Diary 我都好久沒去看了。 Hedi Slimane 接管了 Saint Laurent,新開發的 Paris Music Project 找來了搖滾界的靈魂人物拍攝一場浩瀚的黑白照。Marilyn Manson 與 Ariel Pink 還穿起了品牌經典的 101 biker jacket,完完全仕是要跟搖滾尖子 Rolling Stones 的結他手 Keith Richards 致敬吧。但這些我通通都不注視;整個 Paris Music Project 除了有 Marilyn Manson, Ariel Pink 及 Kim Gordon,最重要還是有我最喜歡的 Courtney Love。 曾經,有很多時候,我都覺得 Courtney Love 或多或少是個瘋婦人;負面新聞很多,而且太瘋狂。但最後,我卻慢慢地喜歡上她這個人。看著她唱《Letter to God》的時候,差點想要哭出來了。看到她堅決阻止故亂重組 Nirvana 的可能,看到了最叫人動心的 Kurt…

#英國倫敦 古著小店:Absolute Vintage SOHO

有時亂走亂逛總是會遇到奇怪的小店,又例如我看到了一所像是 SPA 的中式酒樓;這次想要寫一下倫敦的二手小舖。 其實倫敦有很多專賣名貴全新或二手 vintage 的小店,質素普遍不差。不過對於古著,有時還是街牌的、小品的比較有風味;而且又不用計較那些屬於 1970s 或是 1980s 的東西到底會不會其實是假貨。 Absolute Vintage 開業都有十年,可能很多人都逛過;他們賣的都是簡單的二手古著。款式選擇很多,而且價錢實惠。普通的皮革手袋才賣二十英鎊到四十英鎊;花裙、連身裙二十鎊之內有交易,大毛衣也只不過賣三十鎊;倒是非常實際。員店友善可愛,讓人逛得非常高興。我逛的是 SOHO 店,店面不算大,不過走下去還有兩層;花裙的選擇叫人目不暇給,如果喜歡舊皮鞋的人也應該會找到心頭好。 我倒是被他們的 window display 吸引而走進去的,優雅的櫥窗配合內裡有選擇過的貨品(有時在 Brick Lane 真是看到那是什麼都放出來賣的二手店);吊著的七彩 converse 也很有氣勢。無論是 loafer 或是二手的短牛仔褲也一樣是不錯看的質素;喜歡二手東西的朋友有時候就去看看吧。 Absolute Vintage SOHO ADD: 79 Berwick, London W1F 8TL TEL: +44 (0) 207 434 1544 View Larger Map Absolute Vintage BRICK LANE ADD: 15 Hanbury Street, London E1 6QR…

#20130411 逸事

-有些話繞繫心中,久久都沒有褪去;或者有時候我們都給予自己太大自由,覺得生命是漫長又沒止息的,便放任自己將計劃慢條斯理的一直拖下去。老師真誠地說過,長篇總能寫的,一直寫就成。現在最重要做的事情,就是要讓靈感忽然的飆出,然後用紙筆記下來。點點滴滴的累積,豐富小說的內容,讓劇情自然地流動下去。極短篇變成短篇,短篇化作長篇。而我竟然開始寫成奇怪的小說,變形的小說;又或那裡是個將秘密鍊成的奇怪地方;那些故事既荒謬又真實。 -我永遠無辦法決定什麼是應該丟掉的垃圾,什麼是應該留下來的珍品。或是就在丟掉了的以後才去把自己恨之入骨,又或者將事物留下來以後才忽然覺得毫無用處。檯面無數聽了一遍就掉在一邊的唱片,買回來而沒看的 DVD;對比那種回憶裡很有味道的電影,那些在 live 聽過而在 youtube 再找不到的版本。 -你曾經對誰唱過那一支歌,音樂響起那些讓你欲斷腸的節奏;那些用生命都無法定義的過程和結局。你把東西和情感都遺留在那裡。有時我會做快樂的夢,有時我會做傷感的夢。有時候你拉著我的手走過最普遍的大氣最不起眼的大地;有時你離開我很遠很遠都數算不到比那裡更遠。 -我說:那個叫傷口的地方,總會結痂蛻皮的。 -好朋友要到緬甸拍四天旅遊特輯,忽然連我也覺得好期待。